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 - 第168章 技破坚冰,眾心趋新
刘协踏入兵器研发工坊,空气中瀰漫著铁锈和木屑的气味。
叮叮噹噹的敲击声不绝於耳,火炉的热浪扑面而来,映红了刘协的脸。
但他眼中却没有丝毫暖意,反而闪烁著冷冽的寒光。
曹操的阴影,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曹操不会坐视他发展壮大,破坏和暗杀隨时可能降临。
工坊內,工匠们正紧张地忙碌著。
有限的材料堆放在角落,显得有些杂乱。
几个工匠正围著一张图纸激烈地討论著。
时而皱眉,时而兴奋地比划,手中的工具一刻不停地敲打著,火四溅。
儘管他们热情高涨,但研发的进度却缓慢得令人心焦。
工匠们大多经验丰富,但缺乏创新思维,很多新奇的构想都难以实现。
匠头王老,正对著一个复杂的零件愁眉苦脸,嘴里不停地念叨著:“这……这怎么弄啊……”
刘协走到他身边,拿起图纸仔细看了看。
这是一张连弩的设计图,正是他根据前世的记忆,结合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改进而来的。
他深知在冷兵器时代,连弩的威力足以改变战爭的格局。
“王老,这弓弦的弹力不够,需要用特製的牛筋,並增加绞盘装置。”刘协沉稳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坊中显得格外清晰。
王老一脸困惑地摇摇头:
“陛下,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
“可是这牛筋上哪儿找?还有那绞盘装置,我们试了几次都做不出合適的来。”
刘协皱了皱眉。
確实,他忽略了这个时代物资供应的局限性。
现代工艺中习以为常的材料和加工方式,在这东汉末年的工坊里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光是牛筋这一项就难住了我们好几天。”
旁边的年轻工匠小李也插话道,“市面上卖的牛筋韧性都不够,而且长度也达不到要求。就算勉强用上了,测试时要么断掉,要么就是弹性不足,射程大打折扣。”
刘协环顾四周,看到角落里堆放著几次失败的样品:
断裂的弓臂、变形的绞盘、烧焦的引线...每一次失败都意味著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时间的流逝。
更让人心急的是,工匠们虽然手艺精湛,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有限。
刘协试图解释槓桿原理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可大家听得一头雾水。
他知道要真正掌握连弩技术,不仅需要合適的材料,还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
本书首发.com,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看来新科技的研发並非一帆风顺。
一些固守成规的將领,对这些新式武器充满了牴触。
另外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士兵们消极怠工,阳奉阴违,新兵器的试验也因此受到了阻碍。
消息传到刘协耳中,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刘协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將领,语气冰冷:
“朕知道,你们有些人对新式武器心存疑虑,甚至……不屑一顾。”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但朕要告诉你们,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於不败之地!”
赵云和典韦齐齐上前一步,两人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赵云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末將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典韦则是豪迈一笑,拍了拍胸脯:“末將也愿为新兵器一试身手!”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两人拿起新兵器。
赵云手中那把新式长矛,设计独特,锋利无比。
他轻轻一挥,寒光一闪,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撕裂开来。
典韦则举起了一面崭新的盾牌,厚重而坚固,仿佛能抵挡千军万马。
“看好了!”刘协一声令下,赵云和典韦迅速展开了一场模擬战。
赵云身形矫健,手中的长矛如同蛟龙出海,招招凌厉。
典韦则以盾牌为依託,稳如泰山,每一击都震人心魄。
其他將领原本一脸不屑,此刻却纷纷瞪大了眼睛,心中暗自惊嘆。
赵云和典韦的配合默契,新兵器在他们手中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
渐渐地,那些原本牴触的將领们开始转变態度,眼中流露出一丝钦佩。
“这新兵器,確实厉害!”一位年轻將领忍不住赞道。
“是啊,看来我们之前的想法太过狭隘了。”另一位將领也点头附和。
刘协见状,心中一喜。
他趁热打铁,继续道:
“各位將军,新兵器不仅需要你们的认可,更需要你们的支持。”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才能在这乱世中立於不败之地!”
工坊內原本压抑的氛围仿佛有一股希望的火焰重新燃起。
工匠们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干劲,敲击声变得更加有力,似乎在为赵云和典韦的勇气喝彩。
在工坊的另一个角落,马钧在一旁默默看著自己未完成的攻城器械设计图。
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揪著自己的头髮,似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刘协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马钧,心中微微一沉,却不知道即將面临怎样的难题。
马钧紧紧攥著手中的图纸,纸张已被汗水浸湿,边缘微微捲曲。
他像一只困兽般在工坊的角落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
额头上的青筋如同蚯蚓般蜿蜒凸起,显示著他內心的焦躁和不安。
他低头看著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標註,“不……不行……我根本做不到……”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绝望。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困在迷宫中的旅人,找不到出路,只能在原地打转。
刘协走近马钧,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低落气息,目光中带著一丝关切和鼓励。
他轻轻拍了拍马钧的肩膀,声音温和却坚定:
“马钧,朕知道你遇到了难题,但朕相信你的才华。不要轻易放弃,你一定可以的。”
刘协的眼神如同冬日暖阳,驱散了马钧心中的阴霾。
他抬起头,望著刘协那充满信任的目光,內心涌起一股暖流。
周围的工匠们也纷纷投来期盼的目光。
那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仿佛在说:“马钧,你可以的!”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声音打破了工坊內的沉寂: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槓桿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身穿布衣的年轻人走了出来,正是杜预。
他的眼睛闪烁著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他拿起一块木板和几个简单的滑轮,开始滔滔不绝地向马钧解释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利用槓桿和滑轮的组合,减少齿轮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器械的运作效率……”杜预边说边演示,手指灵活地拨弄著手中的零件。
马钧的眼睛隨著杜预的演示逐渐亮了起来。
脸上的阴霾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
“对!对!就是这样!”他激动地握紧拳头,仿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他迅速拿起纸笔,根据杜预的思路,在图纸上进行修改。
工坊里重新充满了生机。
工具敲击的声音变得更加鏗鏘有力,仿佛在演奏一曲胜利的乐章。
眾人看著初见雏形的攻城器械,脸上都洋溢著兴奋和自豪的笑容,纷纷对年轻的杜预刮目相看。
刘协回到军营,他寻思著是否举办一场军事演出。
不仅可以检验新式武器的威力,还可以扭转军中將领对新科技的固有偏见。
想著他开怀大笑,他立马命令人召见典韦和赵云,把自己的想法给他们两说后,他们也是一拍即合。
在眾人的决定下,军演定於明日举行。
今夜,大家都养精蓄锐,等待著明日的演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