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 - 第147章 诸侯异议,初擬汉略
夜风呼啸,带著初冬的寒意。
营帐內灯火通明,映照出眾人或期待或警惕的表情。
刘协站在沙盘前,凝视著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眉头紧锁。
帐內的气氛压抑而凝重,仿佛被无形的压力笼罩。
每个人都屏息以待,等待著即將展开的討论。
庞统、赵云、典韦、徐荣等人围坐在四周,目光交匯在刘协身上。
庞统的眼神中带著一丝担忧和深思。
赵云双手紧握,拳头上的青筋微微凸起。
典韦则站得笔直,双手按著腰间的长刀,隨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徐荣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显然他此刻心中正经歷著激烈的挣扎。
刘协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各位,曹贼的威胁尚未解除,汉室復兴之路依然漫长。”
“今日召诸位前来,正是为了商议復兴汉室的大计。”
庞统眉头微蹙,轻声说道:“陛下英明,但曹操此人狡猾多端,恐怕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陛下圣明!”赵云的眼中闪烁著敬佩的光芒,但语气中也带著一丝担忧,“曹操虽然暂时退却,但他隨时可能捲土重来。”
营帐內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呼啸,似乎在提醒著眾人即將来临的暴风雨。
刘协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我已初步制定了復兴汉室的战略计划,希望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张昭从一旁缓缓站起,面带严肃,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言。”
刘协微微皱眉,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张昭先生请讲。”
张昭语气坚决,眼中闪烁著不容置疑的光芒:
“陛下,臣认为,计划中对东吴的安排將会严重损害东吴的长远发展。”
“东吴虽小,但地势险要,资源丰富,若不加以妥善安排,恐会引发不必要的內耗。”
帐內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眾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刘协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刘协缓缓点头,眉头紧锁。
沉默片刻后他目光炯炯,看向张昭,语气坚定却並未表现出愤怒:
“东吴的利益,朕自然会考虑。”
“但汉室復兴,需要各方同心协力,任何一方的自私自利,都可能会断送我们共同的未来。”
话音刚落,帐內安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
刘协的眼神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出了重大的决定。
眾人心中忐忑,等待著下一步的行动,却见刘协突然转身,目光望向沙盘,仿佛在寻找著什么。
“李严!”刘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一道命令。
李严微微一愣,隨后迅速站起,恭敬地回答:“臣在!”
“即刻前去,核查各地粮草储备,確保大军出征之需。”
李严领命而去,帐內眾人目光复杂,都在心中默默地思索著下一步的计划。
刘协的目光再次扫过眾人,语气坚定:“汉室復兴,任重道远,诸位,让我们齐心协力,共赴这场歷史的洪流。”
帐內眾人齐声回应,但刘协的心中却知道,这只是开始。
未来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著他们。
刘协並未如眾人预期的那般,以帝王的威严直接驳斥张昭的异议。
而是微微侧身,目光中带著一丝理解:
“张先生所言极是,东吴之地,关乎我大汉的东南屏障,朕自然不会忽视。”
“先生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帐內眾人皆是一愣,神情各异。
赵云微微张开了嘴,似是没想到刘协竟如此虚怀若谷;
典韦眉头一挑,粗獷的脸上显出一丝不解;
庞统眼中带著一丝惊讶。
就连一直沉稳的荀彧也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他原以为,这位年轻的皇帝会固执己见,没想到竟有如此胸襟。
张昭更是惊讶,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短暂的惊愕之后,隨即转为深思熟虑的神色。
他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皇帝会被他触犯权威的行为激怒。
却没想到,竟如此平静地接受了他的异议。
这让他不禁对眼前的这位汉室之主,多了几分敬佩。
原本紧张的营帐气氛,也在这一刻,变得有些疑惑。
“陛下,臣还有一言。”一个带著浓重口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营帐內的平静。
眾人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汉中张鲁。
他身著道袍,头戴高冠,双眼炯炯有神,脸上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固执。
“吾的五斗米教,需得广布天下,造福百姓,此乃我教之要务。若將吾教之事,牵扯入復兴汉室的战略之中,恐会影响吾教的发展。”
他语气强硬,像是在宣告,而不是商议。
他的目光扫过眾人,带著一种不容辩驳的自信。
刘协微微抬手,示意他继续,目光平静,似乎早已预料到张鲁的反应。
他仔细地听著,眼神中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带著一种淡淡的鼓励,仿佛在等待张鲁说出更多的心声。
营帐內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眾人的目光在刘协和张鲁之间来回游移。
赵云的手按在了剑柄上。
典韦则將双斧握得更紧了些,就连庞统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场不可预知的衝突。
“张教主所言,朕记下了。”刘协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却又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然,復兴汉室,难道就与教主所言的造福百姓相悖吗?”
话音刚落,帐內眾人皆是一震。
张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著刘协这句话的含义。
眾人心中都升起一丝疑惑。
难道,这位年轻的帝王,还有什么隱藏的深意?
“陛下此言,何意?”张鲁眉头紧锁,眼中带著一丝不解。
刘协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
他缓缓踱步,语气沉稳而有力:
“张教主,朕以为,兴復汉室,並非只是恢復皇权,更是要造福天下百姓,让黎民安居乐业。”
“而教主之五斗米教,不也正是以救济百姓,传播教义为宗旨吗?两者目標一致,相辅相成,岂不妙哉?”
刘协的声音在营帐內迴荡,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张鲁的心头。
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烁著思考的光芒。
他原本固执的內心,此刻也开始动摇。
营帐內的气氛也从紧张变得轻鬆起来。
眾人看向刘协的目光中充满了钦佩。
刘协的睿智和远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张鲁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刘协的说法。
“陛下圣明!”李严拱手说道,“然臣还有一事稟报,如今国库空虚,恐难以支撑陛下宏伟的计划。”
他的语气中带著一丝担忧,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刘协胸有成竹地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捲轴,缓缓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跡。
“诸位请看,”他指著捲轴上的內容,“此乃曹操的经济布局图,其中暗藏诸多漏洞,我等可加以利用。”
他顿了顿,指著其中几处关键点,“我们可以效仿曹操的一些策略,开源节流,以解燃眉之急。”
眾人纷纷凑上前,仔细查看捲轴上的內容,原本担忧的神情逐渐被惊喜所取代。
他们没想到,刘协竟然对曹操的经济布局了如指掌,甚至还能从中找到破解之法。
营帐內洋溢著希望的气息,眾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份捲轴正是荀彧冒著巨大风险,秘密传递给刘协的。
刘协的目光扫过眾人,心中却依然沉重。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道路上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
他抬头望向营帐外漆黑的夜空。
营帐內,眾人都在默默地思索著,气氛虽然平静,却隱藏著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陛下,”庞统打破了沉默,“这只是初步的计划,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榷……”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协打断了。
“朕知道,”刘协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今夜就议到这里,明日再议。”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光深邃地注视著地图上的山川河流。
“传令下去,加强巡逻,严防曹军偷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