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 - 第82章 谋士存疑,智勇消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协与司马徽告別后,带著典韦匆匆踏上拜访蒯良的道路。
    山林间的风声呼啸,仿佛预示著即將来临的变故。
    他们沿著蜿蜒的小径前行,心中满是对未来局势的忧虑。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山林的寧静。
    刘协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一队曹军骑兵正从山道上疾驰而来。
    为首的一位將领身披重甲,目光如炬,显然正在执行某种重要任务。
    刘协心头一紧,若被曹军发现他的身份,不仅他自己性命堪虞,还会牵连到汉室的復兴大计。
    “主公,快躲!”典韦低声喝道,迅速环顾四周,寻找藏身之处。
    刘协迅速冷静下来,脑海中飞速运转著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
    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影摇曳,似乎是个不错的掩护地点。
    但直接躲进去太过明显,容易引起怀疑。
    就在此时,刘协灵机一动,他迅速对典韦耳语了几句,两人立刻会意。
    刘协转身向路边的农舍走去,假装向一位老农问路。
    老农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刘协等人上前,连忙起身招呼。
    “老伯,我们在山中迷了路,请问如何才能到达附近的市镇?”
    刘协恭恭敬敬地问道,语气中带著几分诚恳与谦逊。
    老农眯著眼睛打量了一番刘协。
    见他衣著朴素,言辞恳切,便指了指远处的山路:“沿著这条路一直走,大约半个时辰就能到市镇了。”
    刘协连连道谢,同时暗中示意典韦。
    典韦心领神会,故意在旁边大声抱怨:“这山路也太难走了,早知道就不该走这条捷径。”
    他则在一旁附和:“是啊,这山里到处都是岔路,难怪会迷路。不过只要跟著老人家指的路走,应该不会有问题。”
    正当刘协等人与老农交谈之际,曹军骑兵已经接近。
    领头的將领勒住韁绳,目光扫视著四周。
    他注意到了刘协一行人。
    刘协故意表现出一副迷茫的样子,向老农再次確认路线,丝毫没有显露出任何紧张或慌乱。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將领策马靠近,语气略带怀疑。
    刘协不慌不忙地答道:
    “我们是外地商人,听闻此地风景优美,特地来游玩。”
    “没想到山路崎嶇,差点迷了路,幸好遇到这位老伯指点。”
    將领微微皱眉,但见刘协等人言辞坦诚,举止自然,最终还是放下了戒备。
    “既然如此,你们赶紧上路吧,这山里不安全,早点离开为好。”
    “多谢將军提醒,我们会儘快赶路的。”
    刘协恭敬地回应,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气。
    待曹军骑兵远去,刘协才长舒一口气。
    他感激地看向老农,再次道谢后,带领典韦等迅速离开。
    此刻,他们更加小心翼翼,確保不再暴露身份。
    “主公,为何不让把他们都宰了?”典韦伸手摸了摸麻布一下包裹的巨戟说道。
    刘协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况且附近曹操的耳目眾多,切不可打草惊蛇。”
    隨著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山林间,风声依旧呼啸,但似乎已不再那么刺骨。
    刘协策马而行,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虑。
    蒯良的谨慎与多疑是出了名的。
    如何说服他出山相助,成了摆在刘协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下意识地抚摸著腰间的玉佩。
    那是他从皇宫中带出来的唯一一件贴身之物。
    如今也成了他身份的象徵,更是他復兴汉室的信念所在。
    身旁的典韦,虎目圆睁,警惕地注视著周围的风吹草动。
    他粗壮的手臂紧紧握住双戟,仿佛隨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
    山林间的光线忽明忽暗,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潜伏的敌人窃窃私语,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终於,他们抵达了蒯良的居所。
    蒯良一身素衣,站在门口,目光如炬地打量著刘协。
    他拱手行礼,语气却带著一丝质疑:“敢问阁下,可是传闻中…死而復生的汉献帝?”
    刘协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並诚恳地表达了想要匡扶汉室的决心。
    蒯良听罢,並未流露出喜悦之情,反而眉头紧锁,“陛下既已…『驾崩』,如今又突然出现,不知有何凭证?”
    他顿了顿,又道,“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庞大,陛下此举,岂不是以卵击石?”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协身上,等待著他的回答。
    刘协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地开口,语气坚定:“先生所虑,朕並非不知……”
    刘协微微一笑,“先生可曾听闻龟息之术?”
    未等蒯良作答,刘协便盘腿而坐,双手结印,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细微。
    片刻之后,他的呼吸竟然完全停止,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仿佛一尊玉雕般一动不动。
    蒯良见状,瞳孔骤然收缩,难以置信地伸手探向刘协的鼻息,却感觉不到一丝气息。
    他惊愕地后退一步,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
    怎么可能?
    莫非真是死而復生?
    典韦则一脸兴奋。
    他早就见识过陛下的这项绝技。
    此刻见蒯良震惊的模样,心中暗爽不已。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先生不必惊慌,陛下只是施展了龟息功,片刻之后便会醒来。”
    果然,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刘协的身躯微微一颤,缓缓地睁开双眼,吐出一口浊气。
    他站起身,衝著蒯良拱手道:“让先生见笑了。”
    蒯良此刻已经完全被刘协的神奇之处所折服。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敬佩:“陛下神通,臣嘆为观止!”
    然而,他毕竟是荆州智囊,很快就冷静下来,提出了新的疑问:
    “即便陛下死而復生,可如今曹操势力庞大,陛下如何与之抗衡?”
    “兵马钱粮从何而来?”
    “將士又从何招募?”
    蒯良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拋出,每一个都直指汉室復兴的核心难题。
    刘协面色平静,眼神中闪烁著睿智的光芒。
    他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先生所虑甚是,然朕心中已有腹案……”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眾人,缓缓说道,“至於具体计划,还需从长计议……”
    周围的空气再次凝固,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刘协的下文。
    刘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先生可听闻过…现代化管理?”
    刘协自信地展开手中简陋的地图,指尖轻点著几个標记:
    “先生,兵马钱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效率。”
    “我打算效仿前世『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建立一套高效的组织架构,將人力、物力、財力进行合理分配,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
    “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粮草徵集和运输,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效率,杜绝浪费。”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蒯良,“如此一来,即便资源有限,我们也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刘协滔滔不绝地讲述著现代管理的理念。
    从组织架构到绩效考核,从后勤保障到人才培养,每一个环节都阐述得清晰明了,逻辑严谨。
    蒯良起初还带著一丝怀疑。
    但隨著刘协的讲解,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
    脸上的表情也从疑惑转为震惊,最后变成了深深的钦佩。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
    典韦虽然听不懂刘协所说的那些复杂的概念。
    但他能感受到刘协身上散发出的自信和睿智,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他咧开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仿佛在说:“陛下果然厉害!”
    刘协结束了他的讲述,目光炯炯地看向蒯良:“先生,不知您意下如何?”
    蒯良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
    他躬身行礼,语气鏗鏘有力:“陛下高瞻远瞩,臣心悦诚服,愿效犬马之劳,助陛下復兴汉室!”
    刘协欣慰地点了点头,心中一块大石终於落地。
    他伸手扶起蒯良,脸上露出了轻鬆的笑容。
    周围的空气也变得轻鬆起来。
    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悦耳,仿佛在为汉室的復兴欢呼雀跃。
    刘协望著远方,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凝重。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典韦走到刘协身旁,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双戟。
    周围的树林也仿佛笼罩著一层阴霾。
    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低沉的警告。
    刘协沉声说道:“典韦,传令下去,召集所有旧臣,明日议事。”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寂静的山林中迴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