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 第156章 他的目标是凑齐三位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广军到家,先把金鱼跟乌龟安置好,然后将车里的花搬进屋,他一共买了九盆。
    都是已经开花或者正含苞待放的,清香扑鼻,摆在一起很漂亮。
    家里原来有三盆,在窗台上摆着,一盆绿萝,一盆仙人掌,还有一盆君子兰,都是别人送的,他和于红霞之前从来没买过。
    “小姜?”
    “哎!”听见隔壁的周爷爷叫他,姜广军赶紧出来了。
    “周爷爷,您进来吧。”
    老爷子在大门口,手里拄着藤木拐杖,自从去年冬天摔了一次,他不敢再大意,拐杖不离手,毕竟年纪大了。
    “小姜,你去花市了?”
    “我去给欣欣买几条鱼,昨天哭得我头疼。”左右邻居肯定也听见了。
    老爷子哈哈笑,“可惜胖胖那条金鱼,孩子都养三年多了。”
    姜广军在一边轻扶着,老爷子进屋,就打量客厅里那些花。
    “买这么多?”
    “觉得好看就买了。”当时他看哪盆都不错,实在难以取舍,又不贵就全买了。
    “周爷爷您坐,我给您沏茶。”
    “不用了,我就是看你车里拉着花,一时好奇,过来悄悄。”
    他喜欢养花弄草的,家里有不少。
    “你这是在哪家买的?”
    “城西的花市,姓曹,他家孩子跟媛媛一个绘画班。”
    周老爷子微微点头,“你小子运气不错,那店应该是曹正的,他以前是研究所的花卉研究员,只是身体不好,很少出来活动。”
    姜广军从来不关注,哪知道这些。
    周老爷子不过随口一说,也没指望他能附和什么,看了会儿花就回去了。
    下午放学,姜广军把孩子接回来。
    现在方便多了,三个孩子在同一所小学,他不用两边跑。
    欣欣听爸爸说买鱼了,颠颠的跑进屋,看着鱼缸里的小金鱼,还有一旁的两只小乌龟,高兴极了,“谢谢爸爸!”
    “不用谢。”姜广军摸摸她小辫子,叮嘱道:“别伸手抓乌龟,会咬你的。”
    欣欣点点头,目不转睛的盯着鱼缸。
    皓皓跟媛媛也凑过来,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小乌龟好可爱,吃什么。
    于红霞今天回来的也早。
    “你老闺女这下高兴了。”
    “小孩儿嘛,别管她,让她玩吧。”
    “这么多花,要不给咱妈跟二姨送几盆去?”于红霞怕自己养不好,给糟蹋了。
    “行,我明天去送。”他妈可没耐心养花,不过他二姨喜欢,上次去,那窗台上摆了一溜。
    姜广军说着笑了,“想不到曹同学的爷爷还挺厉害。”
    于红霞知道上周绘画班孩子打架的事,她有些担忧,“曹子萱身体不好,还被同学欺负,都给气晕了,老师也不管吗?”
    “肯定管了,但我估计不会像学校班主任老师管的那么严。”
    绘画班上午时间段的有四十多个孩子,虽然进度差不多,但功底和天赋还是有差距的,曹子萱不知道,媛媛是比较优秀的,老师经常表扬。
    “叶老师教学水平是不错,但他带的孩子太多了,想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红霞点点头,“媛媛以后想考美院的话,咱们得尽早给她换个老师。”
    “这事不急,等媛媛上初中的再说。”
    “西郊的房子就放着?”
    “先放着吧。”
    姜广军将房产证拿出来,还有一张存折,都交给媳妇保管。
    家里的红本本又多了一个,盒子里已经厚厚一沓。
    于红霞拿出来数了数,大大小小的房产加起来有十七处之多。
    “够了吧?”
    姜广军揽着她肩膀,“不够,这才哪儿到哪儿。”他的目标是凑齐三位数。
    于红霞不如他对房子的执着,但是百分百支持,这些房子以后都会升值。
    次日,姜广军先去店里转了转,然后才去给他二姨送花。
    二姨家搬走,在琳琳学校附近租的房子,是独门独户的小院子,很清净。
    姜广军平时不怎么过来,主要是太远,他二姨父每天风雨无阻的去东康路开店,是一点不服老。
    姜凤贤平时一个人在家。
    不过她闲不住,从服装厂拿回一些缝纫机活,而且她不止自己做,还在附近招了二十多个女工,现在可忙了。
    姜广军过来,她还挺意外,“广军,你来有啥事啊?”
    “没啥事儿,店里不忙,我过来看看,顺便给您送两盆花,我昨天买的。”
    姜凤贤很喜欢,搬进屋,一直打量着,“这花开得真好看。”
    她自己养了十多盆,也有开花的,于红霞那盆君子兰还是她给的呢。
    姜广军不止送花,还买了些草莓、猪肉和排骨带过来。
    “肉家里有呢,你二姨父昨天才买的。”
    “放冰箱里慢慢吃,又不会坏掉。”
    姜广军屋里屋外转悠了一圈,见没什么需要他做的,这才坐下。
    姜凤贤洗了草莓叫他吃。
    “中午别走了,二姨这就去和面,咱们包饺子吃。”
    “好,我不走,等着吃饺子。”姜广军现在是不忙,卤肉店有魏宏盛,烧烤店已经给乔梁,他退出来了。
    顾砚宽的运输公司刚成立,正是最忙的时候,他没参股,也不好多去打扰。
    当时听他拒绝,顾砚宽很不理解,问为什么?
    姜广军只说不想太操劳,当然这不是借口,但不是真正的理由,可他总不能说防着沈楠吧?那女人太精明强干。
    毕竟了解沈楠的是顾砚宽不是他姜广军,沈顾两家是世交,跟他可没丁点关系。
    再说搞运输,肯定全国各地的跑,至少在公司初建阶段经常出差是避免不了的。
    危险性就不说了,他媳妇边读研究生边开服装厂已经够忙的,他再经常往外面跑,家里谁管,孩子们谁带?
    交给他父母或者雇保姆吗?
    那样跟前世有什么区别?
    再说赚钱的路子有很多,不是非开运输公司不可。
    中午姜凤贤包的三鲜馅饺子,还炒了几个菜,曹琳琳下课回来吃饭。
    她走读,不用住集体宿舍,也不用跟同学去食堂抢饭,每天开开心心的,是个幸福到让人羡慕的孩子。
    “哥,你咋来了?”她哥是大忙人,平时很少来。
    “我来看看你啊,怎么样,学习累吗?”
    “还行,不累。”
    曹琳琳性格开朗,她很喜欢大学生活,交了许多朋友,学习也能跟得上。
    “有男朋友吗?”姜广军突然问。
    “没有,我还小呢!”
    姜广军笑着,心道,二十可不小了,已经到法定结婚年龄,不过看来这丫头真处对象,刚才他故意的,都没问出来。
    饺子煮好端上桌,热气腾腾的。
    “二姨,这饺子真好吃。”他从小就喜欢吃二姨包的饺子。
    “好吃,多吃点。”
    姜凤贤拿着筷子不停的给他碗里夹,当然也没忘了自己闺女。
    “妈,这花是你买的?”
    窗台上摆不下,花暂时放在地上,曹琳琳吃饭时才注意到。
    “你哥送来的。”
    曹琳琳瞪圆了眼睛,“哥,你好浪漫,还会买花,我嫂子一定很高兴吧?”
    “还行。”没看见他媳妇多高兴,“我买多了,你嫂子担心养不活,让我送来几盆。”
    “你买了多少?”
    “九盆。”
    “那是有点多。”
    琳琳咯咯笑,她哥估计是觉得便宜吧。
    吃完饭,姜广军准备回去了,顺便给琳琳送到学校。
    琳琳很高兴有顺风车坐,她学校离家近,两分钟就到了。
    将她放到学校门口,姜广军调转车头,刚开到前面路口,就看见熟人了。
    他停下车,摇下车窗。
    “曹爸爸。”
    真是太巧了,又碰见曹祁山。
    “姜同志,你这是去哪儿?”
    “我去亲戚家了,你呢?”
    “我回家,我家就在这附近住。”曹祁山今天是一身黑色的衣服,比昨天看着利索。
    “养殖厂不忙吗?”
    “还行,有我朋友和大舅哥在,我不是很忙。”养殖厂是他跟朋友合伙开的,他大舅兄只是在养殖场干活。
    曹祁山也是昨天才知道,姜广军就是永兴卤肉店的老板,他家可没少买卤货吃。
    之前都是他父亲接送孩子去绘画班,他守着养殖场没时间。
    前几天他父亲搬花时不小心闪了腰,曹祁山只能临危受命,帮忙看着花店。
    有一些老顾客,经常会去店里,他爸舍不得把店关掉。
    姜广军就说他经常去文化宫,怎么对这人一点印象没有。
    曹祁山比他大三岁,很幸运的没赶上下乡,但因为父母的原因他也吃了许多苦头。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方便我去看看吗?”姜广军有心想去养殖场参观。
    曹祁山没拒绝,“可以啊,你哪天来?我最近家里有点事。”
    “不急,等你忙完再说。”姜广军从车上下来,站在路边跟他闲聊。
    街上人来人往的,好多都是学生,这边有好几所大学。
    曹祁山这人实在,跟他聊天感觉特别舒服,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他们三天里遇到三次。
    经过闲聊,姜广军了解到,曹祁山的养殖厂已经开了三年。
    占地有两千多平,目前有五百多头猪,其中即将出栏的二百多头,规模不算太大。
    姜广军在东北时曾经参观过一次养殖场,对这方面算了解。
    问他饲料问题怎么解决的?
    据他所知,京市现在有专门生产牲畜饲料的工厂。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