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 第83章 口气还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广军示意他数数, 第一次合作,不知他品行如何,货款肯定要当面交割清楚。
    董铭扬上前掀开盖子,瞅了瞅,随后问道:“这些我全卖掉能挣多少钱?”
    “能挣三块钱,你今天第一天卖,先少拿点试试,别贪多。”姜广军好心劝道。
    “三块太少了,这么点钱不够塞牙缝的,你再给我一桶,卖不完我也不找你退。”
    “呦呵,口气还不小,”姜广军戏谑的看着他,“卤蛋一毛钱一个,不许随意降价。”
    零售价是他定好的,利润透明,这样省得有人恶意哄抬物价,扰乱他买卖。
    没办法,从他这儿进货的都是熟人,不提前说好,到时候为了三毛五毛的撕破脸皮不值当。
    “当然,你要有本事高价卖也行,这个我不限制。”
    董铭扬翻了个白眼,“谁会做赔本买卖?小瞧人!”说完他从兜里掏出几张钱拍到姜广军手上,然后一手拎起一只桶走了。
    傲娇的样子把姜广军逗得直笑,这小子,还挺有个性的。
    他倒要看看
    他能卖多少!
    一直留意着这边动静的朱老四凑过来,好奇的问:“老弟,刚才那小子谁啊?真够拽的。”
    “我一个远房亲戚,小孩子被家里惯坏了,不懂事。”
    姜广军随意的解释了一句,然后抱歉的道:“朱哥,卤蛋只剩一桶了,你今天将就卖吧。”
    本来他是要给朱老四两桶的,结果被简铭扬拿走了。
    “没事儿,哥不差那三块两块的,明天咱们再继续。”
    姜广军点点头,明天肯定要多卤一些,他收了钱,买完给乔梁带的猪肉,又四下转了一圈,见再没什么需要的,便骑上三轮车去了双梧胡同。
    乔梁起来半天了,正在院子里修理他那辆三轮车。
    见姜广军来了,他习惯的咧嘴,嘿嘿一笑。
    姜广军把肉拿进屋,他起身跟着进来,“谢谢哥。”
    前几天都是他自己去黑市买,没办法早上的肉最新鲜。
    “哥,我想弄两箱啤酒带着一块卖。”
    “行,你的生意你自己看着办,不过别一下子带太多,压本钱,肉串暂时就这些吧,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有人跟风模仿。”
    乔梁点点头,见他挣钱肯定有人眼红,就像对面那个李娟,昨天晚上还仗着胆子问他,一天能卖多少串,他敷衍的说自己没数,李娟不相信,嘟囔半天。
    爱信不信,乔梁懒得搭理她,如果要是别人问,他肯定如实回答,李娟太烦人。
    要不是个女的,敢上他跟前来叭叭,他早一脚踹过去了。
    “哥,你今年还跟肖庆丰合作吗?”
    “不一定,人家可能有别的想法,到时候再说。”
    姜广军一会还要上班,跟乔梁说了几句话就出来了。
    隔壁的葛大妈,手上领着帆布袋,正跟程云站在大门口,耐心等他呢。
    “小姜,这是五十件衬衫,我已经检查过,质量都合格。”
    姜广军接过袋子,仔细过了一遍,数量正好,便把手工费交给葛大妈,让她给工人们分下去。
    做一件衬衫给三毛钱,五十件正好十五块钱,姜广军拿出来的都是零钱,这样葛大妈好分。
    “后天我再送一匹布料过来,还有样品,大妈,你来剪裁,红霞说另外给你五块钱,她实在没时间。”
    “好好,我保证不浪费一寸布料。”葛大妈高兴的合不拢嘴,她跑跑颠颠的连带着做活,一个月比那些上班的挣得还多。
    看以后谁还说她是吃闲饭的!这能挣钱就是有底气!
    姜广军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转头看向程云,“你有什么事?是要补货?”
    程云点点头,“我昨天拿过的货卖了大半,怕今天不够卖,想再要几件。”
    姜广军打开袋子让她自己挑,程云挑了二十件衬衫。
    她面色有些犹豫,低声问道:“姜哥,我也想卖卤蛋。”
    “你不卖衣服了?”
    “卖,卤蛋我带着一起。”
    姜广军了然的点点头,这是挣钱上瘾,准备跨行发展呢。
    “行,我明天给你留一百个。”说完收了程云的钱,把衬衫归拢好放到车上,赶紧回家。
    城南距离远,他平时没时间,要么礼拜天再去,要么他大哥给捎过来。
    他哥一直在坚持卖卤蛋,欠父母的钱早已还完了,无债一身轻,只是做买卖这事他有瘾,一旦开始了,就不想停下来。
    姜广军到家跟媳妇交账,吃完饭,先去送孩子,再去上班。
    他每天早上都是这么忙,没有一天间断过,好在他工作不累,有时还能抽空偷懒,歇一歇,不然就是铁人也受不了。
    第二天,也就是周六,早上,还是在老地方。
    董铭扬哼哧哼哧的,蹬着三轮车来了,呵呵,交通工具升级了,他昨天骑的是自行车。
    只是他人胖,个子一般,蹬三轮车不是那么灵活,
    “姜哥,我今天还要两桶。”
    “昨天的都卖了?”
    “嗯,差、差不多吧。”他眼神躲闪开,明显有些心虚。
    姜广军嘴角抽了抽,“什么叫差不多?卖了就是卖了,没卖就是没卖,你支支吾吾的干什么?说实话?”
    这是顾叔叔的亲外甥,信得过才交给自己带着,他不能不管不问。
    董铭扬胖乎乎的脸上浮现一抹红晕,他低下头。
    “昨天的卤蛋我只卖了一桶,另外一桶被我发小给拿走分了。”他没好意思要钱。
    “你可真大方,一百多个鸡蛋说送就送!”姜广军嘲讽了他一句,家里不差钱,平时大手大脚惯了,十块八块的都不在乎。
    “我没白送。”董铭扬指了指三轮车,“我发小帮忙借的。”
    姜广军,“那你知道如果找人租一天三轮车多少钱”
    “不知道,我没打听过。”董铭扬如实回到。
    “五毛到一块不等。”
    “这么便宜?!”董铭扬吃惊的瞪大眼睛,他是个大傻帽,用一桶卤鸡蛋租三轮车。
    “既然想做买卖,就要了解各类物价,不然你这样莽撞的,卖多少赔多少,挣不到钱。”
    “我知道了。”董铭扬真是受教了,说话也没有昨天那么冲。
    “你昨天在哪儿卖的?”
    “在电影院门口。”
    “地点选的不错,”姜广军鼓励了他一句,接着说道:“你还可以去医院转转,最好提前准备点纸袋或塑料袋。”
    董铭扬点点头,记下了,原来做买卖根本没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姜广军给了他两桶卤蛋就没再管他,该说的自己已经说了,接下来如何做,还得靠他自己慢慢摸索,总不能一直跟着吧?
    再说他也没时间,这两天正到处打听店面。
    昨天有消息了。
    在师大前面那条街上,有个两层的小楼,房主要出租出售。
    姜广军准备去看看。
    因为一会儿还要上班,他跟房主特意约的早上看房。
    他骑着三轮车很快到了。
    这里姜广军一点不陌生,离那家国营理发店不远,目测顶多四五百米。
    尤寡妇被抓后,连累理发店的师傅也没躲掉,一块进去了。
    理发店早关门了。
    事情爆出来,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谁还敢去理发呀?没办法只能关门。
    小楼的主人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妈,姓廖,她儿子陪着一块来的,母子俩很准时。
    跟姜广军几乎同时到的,前后不差一分钟。
    “你是小姜吧?”
    “嗯,我是姜广军,廖大妈?”对方笑着点点头。
    确定过是彼此后,废话不多说,直接打开门看房。
    三间坐西朝东的临街门市,最早是一家杂货铺,后来就不说了,反正兜兜转转一直到今年春天,这房子才回到廖大妈手里。
    但早已物是人非。
    房子里空荡荡的,连个桌椅板凳都没有,但很宽敞。
    每层至少有九十平,格局十分简单,进门是个六十多平的大堂,看着很宽敞。
    里面还有个隔间,中间隔着一道门,二楼也是如此。
    “后院还有两间平房,是后盖的,可以当仓库。”
    廖大妈的儿子推开后门,姜广军跟着走出去。
    后院不大,三面围墙,而仓库是贴着墙盖的小平房,东西各一间,每间大概十五平左右。
    里面应该有人住过,墙上能看到孩童的各种涂鸦,以及被烟火熏过的痕迹。
    “这房子你们想怎么卖?”
    买的话,姜广军手里的钱肯定不够,但不影响他问问价。
    “不能少于两万。”
    姜广军点点头,有点贵啊,但胜在地段好,以后客流量不会少,“租呢?”
    “一个月四十块钱,要年付,还要交五十块钱押金。”
    房租倒是不贵,毕竟现在租一间住宅平房少说也要三块钱,还是很小的一间。
    这里加上仓库有二百平多呢,还是临街的门市。
    “我想租,租金你们能少点吗?”姜广军不喜欢磨叽,直接还价。
    “一年四百七?”
    张口少了十块钱,姜广军还是不太满意,这么大的门市房,如果不开店谁会租?
    现在敢开店的人还是极少数。
    再说没钱也根本租不起,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个魄力。
    “四百五吧?行的话,咱们今天就签租房协议。”
    一直没说话的廖大妈笑了笑,“行,都是熟人介绍的,四百五租给你了。”
    房子还回来后一直空着,总有人惦记,不如尽早租出省心。
    谈好房租,去房管所签了租房协议,姜广军拿到钥匙就开始收拾。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