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 第74章 “狗拿耗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红霞点点头,“也好,你总不能骑三轮车上下班,接送孩子。”
    皓皓高兴了,新家虽然又大又漂亮,但没有跟他一块玩的小伙伴,不好。
    小孩子的想法就是如此简单。
    于红霞摸摸他小脑袋,“好了,快上去睡午觉吧。”因为搬家,孩子们今天醒的早,这会儿肯定困了。
    皓皓听话的往楼上跑。
    媛媛在他后面跟着,还不忘了提醒,“不要跑,当心摔倒。”
    皓皓立马不跑了,停下来等姐姐一起,“姐姐,咱们一起睡?”
    “不要,你都六岁了,是大孩子了,自己睡。”媛媛直接拒绝。
    “姐姐,最后一次,好不好?从明天开始我自己睡。”
    “那好吧,你自己把被子抱过来,别弄到地上。”媛媛还是同意了。
    皓皓乐颠颠的,把自己的小毯子跟枕头拿到姐姐房间。
    于红霞跟姜广军在楼下,正商量去拜访邻居的事。
    “咱们家前面的邻居姓邹,纺织厂的,左边的姓高,在文化局工作,右边的姓周,是位退休教师,家里住着祖孙三代,大儿子在机械厂上班。”
    这三家因为距离最近,姜广军特意找人了解过,“等下送些点心糖就行了。”
    没必要全部拜访,省得别人说他们市侩,故意找借口上门。
    没办法,这一片住着许多有身份的人,他们跟人家不是一个阶层的。
    于红霞点点头,明白姜广军的意思。
    等孩子们睡了,他们便拿上准备好的东西出了门。
    今天五月一,许多单位放假,三位邻居家都有人在。
    邹家高家,听说是他们新搬来的邻居,都客客气气的,寒暄几句便收下他们送的东西,还邀请他们有时间去做客。
    他们自然不会当真。
    周家姜广军比较熟悉,同他家大儿子周淮林认识,只是人家是厂里的技术员,加上年龄上的差距,没机会接触,来往不多。
    以后就是邻居了,他们上门来拜访自然要多说会话。
    周淮林很热情,他母亲早逝,父亲不在家,说是出门访友去了。
    他妻子叫张琇玫,四十来岁,在电影院上班,他们有三个孩子,最大的都十六了。
    “我刚才看见曹队长了,他还是那么精神抖擞。”周淮林请他们夫妻进屋坐。
    他虽然跟姜广军不熟,对曹永年可是一点不陌生,毕竟是厂里的老人,鲜少会有人不知道的。
    “我二姨父身体一直不错,退休了也不闲着,劳碌命。”
    周淮林笑了笑,“有本事的人,在哪儿都一样发光发热。”
    不像那个苏廷奕,倚仗背后有楚家顶着,整天瞎折腾,结果越折腾越乱,厂里现在是人心涣散,没几个人对他服气的,还是姜广军聪明,早早的换工作走人。
    他也想调走,去别的单位,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只能在机械厂耗着。
    姜广军没接他的话茬,而是笑道:“周叔叔,你有学问有技术,机械厂离不开你。”
    闻言,周淮林呵呵笑了几声,摇摇头,“没有谁离不开谁,尤其恢复高考后,厂里肯定会招聘新毕业的大学生,人才比比皆是。”他年纪渐渐大了,要落伍了。
    一旁的张琇玫正拉着于红霞手说话,听见他笑,侧头看了一眼,然后问道:“红霞,你爸也是机械厂的?”
    于红霞点点头,“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
    她爸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除了工龄年年见长,没有别的出息,都快退休了,依旧是车间工人。
    “普通工人也一样培养大学生女儿,你很厉害。”张琇玫性格温和,跟于红霞一见如故,两人很聊得来。
    于红霞笑了笑,“我能上大学可不是他培养出来的。”相反,还是她最大的阻力,小时候,她爸经常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当年,她差点没能上高中。
    闻言张琇玫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于红霞跟娘家关系不好,拍了拍她手,“是你自己争气。”
    “嗯。”于红霞没再多说,借口孩子们在家,没人照看,坐了会儿便回去了。
    等进了自家大门后,她才感慨了一句,“没想到,搬到这边还能见到机械厂的人。”
    姜广军不以为意,“机械厂有上万名职工,偶尔碰见一两个很正常。”
    他说房子是租的。
    周淮林并没有怀疑,毕竟一套花园洋房不便宜,周家是父辈传下来的,不然也买不起。
    两人上楼,见孩子们还在睡,把早上搬来的东西重新归置一下,没有大件物品,全是一些衣物和日常用品之类的。
    收拾好已经下午三点多。
    孩子们睡醒后下楼来,在新家到处探索,势必要熟悉每一个角落。
    欣欣玩了会儿就过来黏着妈妈,小丫头对新家还很陌生。
    于红霞领着她在院子里看花,大门东侧的花圃铲平,铺了青砖,盖上简易车棚,那两只老母鸡暂时落户在此。
    老母鸡快三岁了,孩子们舍不得,他们就一块给带过来。
    西侧的花圃,原房主种了许多花,这会有的已经开了,五颜六色的,很漂亮。
    于红霞还在花圃空出的地方,撒了几样蔬菜种子。
    吃过晚饭,天还没黑,姜广军骑着三轮车出去了。
    到南城黑市找李宽,换张自行车票,工业劵他手里有。
    李宽见到姜广军就咧着嘴笑,皮肤还是那么黝黑,他每天在外面跑,又不知道注意,当然白不起来。
    “老弟,上次你说还要颜色鲜亮的布料,我给你弄来了。”
    黑市附近有李宽的库房,取货很方便。
    “宽哥厉害。”姜广军竖起大拇指,他媳妇儿喜欢做衣服拿给程云卖,挺挣钱的,就是布料供应不上,也不好一直找秦香云。
    李宽摆摆手,“这不算什么,一点瑕疵布而已。对了,家具做好了吗?”
    姜广军点点头,“做好了。”
    他没跟李宽说自己买房子的事,不过对方是聪明人,估计已经猜到了,没挑破。
    这次的瑕疵布比上次多,足足装了半车,姜广军边装车边咂舌,宽哥真能耐。
    “老弟,你认识知根底的好木匠师傅吗?”那些木料不找个好师傅做可白瞎了。
    “当然认识,六级木匠,够格吗?”姜广军傲娇的问道。
    他老娘的木匠等级今年春天刚升的,现在是木器厂的头一份。
    李宽看着他,“能不能给哥介绍介绍?”
    姜广军有些犹豫,“宽哥,你说真的?不开玩笑?”这一介绍不就露底了。
    “放心,我朋友想打几套家具,不会查你底细。”李宽眼神里带着十足的诚意。
    他家在这方面的熟人也有,只是他不想用家里关系,没必要。
    “木器厂的姜凤淑?”
    “是那位女木匠吧?有听说过,老弟,我叫顾砚宽,我父亲是顾启雄,母亲姓李。”李宽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
    姜广军听完心里一惊,这人果然是世族大家出身,还是个红顶子,比他想的更厉害几分。
    “宽哥,姜凤淑是我母亲,我叫姜广军。”之前他说自己姓李,没告诉对方名字。
    顾砚宽点点头,“谢谢老弟这么信任我,走,哥请你吃饭。”
    姜广军摇摇头,“不了宽哥,咱们改天吧,我媳妇儿还等着呢。”
    即使互相透露了底细,他也没想巴结讨好对方,觉得还是跟原来一样,大家保持一定距离,别一下子走的太近,不好。
    顾砚宽没勉强他,姜广军这人很识趣,有心机但不奸诈,做事超出同龄人的沉稳,有时他都自叹不如。
    姜广军要知道他这么想,肯定会笑出声,自己芯子里可是个五十七岁的老头子,做事再不沉稳些,才奇怪呢。
    又说了会儿话,两人便分开,各忙各的去了。
    转天早上,到单位后,姜广军第一时间给自家老娘打电话,跟她说这事。
    姜凤淑听完并没什么太大反应,自从考过六级木匠,成为厂里的活招牌,明里暗里找她做活,打家具的牛鬼蛇神不要太多,她已经习惯了。
    而且她身边又多了两个徒弟,厂长硬塞来的,推脱不掉,不过姜凤淑并没有因此自满。
    如果有生之年,能再升一级,那她便死而无憾了。
    于红霞这边,送完媛媛,不紧不慢的到了学校。
    住的近就是好,上学再不用着急忙慌的赶时间。
    她刚要进教室,就听身后有同学在喊,“于红霞,等一下。”
    于红霞回过头,“郑岚?”是她们班长。
    “有事吗?”
    郑岚几步到了她面前,“我听说你在找同学做发圈回收?”
    “怎么了?”在蒋春燕之后,又有三名同学主动找她学做发圈,这事不是什么秘密,班里很多人都知道。
    “你觉得这样好吗?大家都平等的,你这是在剥削她们的劳动成果。”郑岚一脸不赞成的说道。
    于红霞给气笑了,这什么人啊,这么自以为是,上来就说教,好像她资本家似的。
    “我没勉强她们,是她们自己要学的。再说,郑岚同学,你没听新闻吗?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哪还有资本家一说?你这么上纲上线的想干什么?我得罪你了?”
    她没给郑岚辩解的机会,继续说道:“我可以不教她们,但不是因为你这套说词,而是我不想教了,太麻烦!好了,我还有事,就这样吧。”说完转身就走了。
    给郑岚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人怎么不听她解释啊,在那儿巴巴的说个没完,她没想干什么,只是好心来提醒她一下,同学之间不要涉及太多金钱交易,影响很不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