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 第120章 前奏我要一个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底之前,池影的主要精力就是要把《山海》这个华国首个ip系列电影的框架搭建起来,这件事简直是千头万绪。
    她不仅要翻阅相关的资料,确定主要故事脉络,还要回忆一些前世成功成功ip案例的经验和核心秘诀,以此来作为参考。
    所以“宏图青年影展”这边的工作,她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参与了。她把实际情况也跟中心这边说了,包括郑志宏也能理解这种具体困难。
    结果中心这边孙妍妍主动请缨,她愿意来承担初筛的工作。她可以带着赵望星一块来把那些作品都看一遍,选出她觉得不错的,然后再由郑志宏进行复筛。
    所以第二届的“青年宏图影展”就完全是郑志宏按照他自己的口味儿来选取最后的优胜者了。
    说起来郑志宏对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首先,他觉得绝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让池影分心,池师妹眼下还有更关键的事情要操心;其次他也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这届青年影展来培养一些可以为宏图影业效力的青年导演,后续肯定大有作为的。
    孙妍妍之前已经做过好几部长篇电影的制片主任了,所以对这种短片的筛选,她还是有自己的独特眼光的。
    基本上,几个人通力合作,总算把这件事给完成了。
    陆伟已经去了《大江东去》那边的剧组外出拍戏。
    现在他们小两口一直处于一种冷战状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妍妍才积极参与青年宏图影展,未尝没有是一种回避的意思。
    孙妍妍一直在干电影的制片主任这个职务,也比较得心应手,所以池影这帮小伙伴一直喊她“孙大总管”。
    按说他们俩是夫妻,而且一起合作过那么多影片。陆伟要作为导演掌控一个剧组的话,肯定还是希望把制片主任这个位置交给自己人的,这样项目运作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但是孙妍妍对陆伟接拍这部戏,从一开始就非常抵触,所以压根儿不愿意跟他一块儿过来。她也知道中心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也和陆伟说的比较明白了。所以陆伟自己也拉不下来脸来,让孙妍妍陪他一块儿过去。
    结果等陆伟真正到了剧组以后,才发现,其实这部片子的大部分情节已经拍摄完成了。
    等他拿到了投入真正拍摄的最终版剧本以后,更是惊呆了。这几乎跟最初池影那一版剧本,压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他突然意识到,之前孙妍妍就预言到最后的结局了——“你这样无非就是想投机取巧,自以为捡了个便宜,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现在看来,真的非常有可能发生这种事。
    他现在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之前希望能够按照池影的剧本来进行补拍,把整部电影拍完后,最后通过剪辑来实现自己的想法,现在这种设想彻底落空了。
    而且他仔仔细细把已经拍摄的部分看过了以后,发现这部电影其实压根就不需要再找人过来了。原来剧组的副导演以及摄影把剩下的一些镜头按照剧本拍完了以后,这部
    电影就可以直接进入后期制作了。
    本来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尽可能地多拍一些镜头,用于后期剪辑制作。结果等他把片子的制片主任找过来一盘问,发现经费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这下陆伟彻底绝望了,他只能当个工具人摆设,把这部电影剩下的镜头拍完。
    陆伟感到从未有过的后悔,他甚至觉得这部片子要向外发行出去,如果打了他的名字的话,他在圈内的发展前景都会大打折扣。
    这部电影拍得太“正”了,正得像是一部用于思想教育的纪录片,拿来放到中学课堂介绍那一段历史都不需要做一点改动!
    这部片子最后剪辑以后,成片送到几位制片人审议的时候。
    雷大佬一看,片子一开始除了制片人出来,马上就打上了“编剧池影”。
    他咬着牙把全片看完了以后,直接对卢厂长他们说,“你们这部片子不要把我们池导的名字打出来……”
    卢厂长面带羞愧,但还是想挣扎一下,“这部片子剧本本来就是池导创作的,我们怎么可能不署名。”
    “老卢,不要逼我翻脸,把我惹急了,我有一万种办法让你这部片子上映不了,你信不信?”
    边上的郑志宏也在那撇嘴,心中早就骂开了。他看过原剧本,知道这里面已经面目全非。
    雷大佬直接发飙了:“老卢,你自己拍着胸脯问问你你自己,这部片子拍出来的东西,除了最开始的那四个字片名以外,跟池导的原始剧本还有半毛钱关系吗?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拍出来了,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干吗还要拿着小池的名字贴在那儿,你骗谁呢?这就是你一位华国老电影人的底线吗?你最开始跟我说的天花乱坠,到最后拿出这么个玩意儿来给我,还想把我们的人卷进去,你什么意思?
    我就当我们500万白投了!但是算我求求你了,你行行好饶我们一马吧!你也知道,那次会议开了,我们后面还还有那么大的工作部署。你现在这样片子出去了,挂上我们池导的名字,你想达到什么效果?你想毁我们小池的名声吗?“
    “我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
    “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那你就是想借着她的名声,来骗观众进场吗?你有点骨气行吗?你这不仅仅是坏我小池的名声了,你这是毁了我们后面的一系列安排。我把你这事儿放拿到局里去说一说,你看有谁支持你这么干。”
    “我们真没想骗观众,我们就是想借着池导的名声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我们其实拍得还是很不错的,只要大家愿意耐着性子看下去……”
    郑志宏都要暴走了,“卢厂长,说句您不爱听的,这年头,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娱乐的,不是为了接受再教育的……”
    “可是电影也承担着教育大众的职能!”卢厂长坚持道。
    “老卢,是,电影是承担着这样的职能,但是不是你这种直白的说教。现在没有观众愿意花钱去接受教育,即便是有价值观输出,也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你们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卢厂长本来还想让杨总帮着说说话,但是现在杨总已经避而不见了。他后来也琢磨过来,估计他们这一系列的作品做法不仅把自己的初衷弄错了,也把杨总给坑了。
    雷大佬甚至最后下了通牒,“你要这样的话,以后大家别说合作了,连朋友都不要做了,好吧?”
    所以最后《大江东去》这部片子发行放映的时候,也没有再出现“池影”的字样了。
    池影所在的剧本中心也开始动起来了。
    作为这个系列ip系列总规划和牵头人,池影并不需要具体每一步工作都自己动手。所以中心这边已经向电影局申请,扩大机构编制,他们在原有的组织架构内增设一个编剧室。
    原本剧本中心下只有两个科室,一个是办公室,总管非业务类日常事务;而策划室则是主管电影业务。
    但是一直以来,策划室这边都是池影挑大梁在干活,别的同事几乎找不到身影。她提了副科长以后,手下也就一个才分来的赵望星可以是使唤。
    从那时候起,韩主任已经开始有机构整改的想法了,想着把那些不干事的人都发回原来单位。
    现在要扩编编剧室的话,这个科室也同样落在了池影的管辖范围之内。
    整编和扩建两件事,韩主任打算这次一起给做了。
    为了节省精力,加快速度,尽快落实,中心就直接从系统内各兄弟单位招聘或者是借调编剧人才。
    在这个节骨眼上招募编剧,各单位都知道什么意思,下一步这些人要做什么。
    于是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好的编剧往这边来选派,但是同时又明确说了,只是借调,不允许剧本中心这边改变具体人员编制。
    这后面的意思很清楚,这些人是先借给你们用的,原单位还等这些编剧在这边干熟了以后,回去为自己老东家发光发热的。
    韩主任和池影能够理解,也不强求。后面第一波项目制作过程中,她们还可以不断招募人手,补充队伍,不至于最后青黄不接,无人可使。
    对于这些选派过来的编剧,池影逐个进行了考核和面试,最后第一批选出了十名编剧。
    这十名编剧首先都是有过过往耀人业绩的,不是青瓜蛋子,来了就能干活,使唤起来也没有任何顾虑。
    这些编剧进京开始上班了以后,第一天韩主任和池影就给他们开了会,统一思想,所有在场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对于所做的一些工作不对外宣扬,内容保密。
    然后池影才开始向他们讲解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
    这一次编剧们聚在一起,主要就是为了打造“山海ip世界”。
    池影就跟他们直接了当地说道:“首先,《山海经》前后有18卷,你们每个人随意挑选一卷或两卷,你们记住,这就是你们未来几年讲故事,写剧本的基础。
    第二步,做好相关卷册的考据工作。里头包括的所有内容都要了记于心,要尽可能找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其它史料或是文学内容;
    之后就是开始做设定扩展,再选定主要人物和初步故事发展脉络,以及后续其它发展方向。
    最后就是写剧本了,你们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你要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在我们的整个故事架构之中,是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情感,还是权谋,亦或是个人英雄成长历程……
    记住这只是初步框架。
    你们在做剧本的时候,不需要一开始想的太深奥或者是太宏大,这些都可以不断充实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