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 第69章 大片与大导从“小”开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起来,春节前那段时间,池影他们获得金球奖两项重量级奖项,各种媒体渠道,几乎都是《白蛇传》在霸屏。
    但是年后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著名大导陈国栋要拍史诗大片《楚汉传奇》相关新闻接档了国内的媒体娱乐频道。
    陈国栋今年五十开外,他也是京城电影学院毕业的,和池影班主任刘老师他们是一辈的,都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
    无论是是资历、经验还是成绩,都是池影他们这些小辈拍马都赶不上的。
    陈导九十年代初就获得过法国戛纳电影奖,为华国电影人捧回来了一座金棕榈奖杯。这已经是池影之前,华国电影人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等级奖项,所以金贵的不得了。
    但是2000年的米国金球奖,把国内电影界的格局彻底打乱了!
    再加上《白蛇传》的海内外票房,更是让国内电影人看花了眼,国内2.5亿人民币,国外大规模院线公映,三周票房超过三千万美元,这又是两个多亿人民币了。后面还不知道能冲到什么高度呢!人家米国也没有上映期这一说,只要有人看,院线想放映多久都没限制……
    就像郑志宏说的那样——大家都坐不住了!
    像陈国栋这样的艺术片导演,在国内地位这么高,都没耐得住,这次下场估计也是要有大操作。
    先是天成那边吵吵着——“2000万元巨额投入,开创国内影片独家投资先河……”
    对于这个宣传点,郑志宏气得不得了,他们去年拍《白蛇传》的时候投资就有2000万元,这还不包括后面的宣传费用和胶片拷贝费用。
    “他们也好意思说‘开先河’,开个mmp……”郑志宏私下里跟池影吐槽怒骂不止。
    池影也只能安慰自家师兄,“人也没说错呀,是‘独家投资’。想开点师兄,他和咱们也不冲突呀!咱挣咱的钱,他创他的记录,谁也不碍着谁!淡定、淡定——咱还要关注奥斯卡呢!”好说歹说才把郑志宏劝住了。
    没过多久,又开始炒作男女主角人选,先是说谁谁谁,哪位影后来演女主角,男主角又是谁谁谁,反正都是国内演员中最大咖的那一波儿……
    池影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她其实是知道真正签了合同的男女主角是哪两人,压根跟传闻中的那些演员不搭噶,但传闻中的人选确实又是陈导一贯喜欢用的那几位。
    圈内以前也确实有过前面签了合同,临开拍却换人的事情。她不放心宋琳,怕她吃了暗亏,就直接打电话问怎么回事,结果得到的答案是“公司说这样可以有热度”——宋琳还是明确的女一号。
    到这个节骨眼儿上,池影开始有不好的感觉了——传统导演的话语权开始下降。
    池影觉得,要是陈导按照自己之前的拍摄习惯,肯定是会用传闻中的那些演员,而不是宋琳这个后起之秀。
    她跟天成的关系不深,也不好往深了打听。她也不知道这是吴天成他们强行干预,还是陈导主动妥协。毕竟天成影业一家就扛下了2000万元,更对海外市场有所期盼,所以用宋琳这种海内外目前名气最大、风头最劲的女演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刻意炒作就有点没节操了!更显得没底气!
    说到底,国内电影圈扛票房的还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华国没有好莱坞那种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观众不会为了某位演员出演一部影片,就会乖乖掏钱买票……
    至少至少,目前是没有这种华语片演员的!
    这波新闻还没下去,后面紧接着又是要动用多少群演、多少战马、配置多少铠甲的战争场面……
    然后又是什么纯手工制作汉服,纯手工打造铠甲,考据如何深入……
    看得池影和郑志宏眼花缭乱,不得不感叹人家就是牛逼,这种宣传手段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说实话,这一通组合拳打下来,把池影的胃口都吊起来了!她作为一名专业电影人员,都想等上映时去瞧瞧,更何况普罗大众?
    按照郑志宏的说法,目前国内各家影视制作单位最流行的说法就是——“要拍大片!要拍享誉海内外的大片!”
    一年能挣几个亿,还能拿下金球奖——名利双收!傻子才不干呢!
    池影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无非就是老一辈电影人觉得,池影这种刚出校门的丫头片子都能蹦跶这么高,自己也未尝做不到!
    所以天成第一个沉不住气了。
    而且吴天成自诩这几年拍商业贺岁剧,也积攒了一些家底,所以可以搏一搏。
    雷大佬最近对天成那边所谓的“史诗大片”倒不是很感兴趣,主要是忙不到这上面来。所以之前天成影业这边也打算跟华影集团合作,说是这样预算可以更大些,但是雷大佬盘了盘自己的家底,觉得还是算了吧。
    主要是今年华影集团的官方拍摄任务特别重,各种各样的主旋律电影都要开拍了,这样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整年才有礼可献,这些片子的预算加起来,还真不是小数目,这都是硬任务,华影集团责无旁贷的。
    这样一下来集团预算就比较紧。
    而且年前集团就已经做过预算了,现在突然一下子又要掏上千万,还不知道最后能捞到什么呢!集团领导层多数人就不是很乐意。
    按照集团主流思维就是,咱自家也有商业片导演,拍的大片成绩都相当好,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凑这个热闹——没啥意思。
    领导们现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票房票房咱也挣了几个亿,难道你们弄个《楚汉传奇》还能比《白蛇传》挣得多?
    奖项奖项咱金球奖也拿到了,还是两项,后面紧跟着还有奥斯卡,所以再谈“大片”,大家都是很淡定的状态。
    ——就这样吧!你们自己玩去吧!
    池影那天跟郑志宏聊这档子事儿的时候,她也说了心里话。
    池影觉得这种片子如果让她拍,她真不一定拍得好。
    因为池影觉得自己对人员的现场调控能力不是很好,尤其这种大场面。
    当下国内外电影行业,数字技术还没有出现,所以拍这种大场面还必须真人出镜。这种动辄几千人,还有相当数量马匹的大场面,以她目前的掌控能力做不到,但是人家陈导就未必做不到了。
    这是她的短板,却有可能是人家的长项。
    池影觉得自己更多的长处,是那种对镜头画面的技术化处理,不过她也没打算去学习尝试。
    因为再过几年,随着数码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画面技术的急剧提升,后面拍电影都不会有这么多真人了。
    早年拍大片那种动辄调军队上来的场景,很快就过时了。
    池影拍的这两个片子,演员人数都不多,或许《白蛇传》里有特效大场面,但那也不是通过人员堆砌出来的。
    郑志宏很相信池影,不仅是对她的专业技术,更有对未来电影发展趋势的判读。
    他还跟池影说了最近的一个八卦——马援朝好像也想去拍大片儿。
    因为马援朝总觉得自己虽然拍了商业片,票房都不错,老百姓也都爱看。但是圈内的专业人士对他都瞧不上,觉得他还是一个低俗的草根门外汉。
    之前还有池影跟他一样拍商业片,反正都不被主流电影界待见,大家都是门外罚站的“差生”。但是现在人家池影“呲溜”一下子,拿了金球了。
    马援朝就觉得自己挺委屈的,他也想通过拍一部大片来证明一下自己。
    结果他把想法跟吴天成说了以后,吴天成居然不乐意。
    因为按照吴天成的想法,马援朝多拍拍贺岁片,多挣挣钱就可以了,没必要想那些有的没的,而且天成的资金也不足以同时支撑两部大片的拍摄。
    不过吴天成的说辞也很委婉,就是规劝马援朝,“老百姓爱看你的贺岁片,你应该多为人民服务,没必要较这个劲儿……”
    所以马援朝就觉得,吴天成虽然以前老捧着他,跟他称兄道弟,其实内心深处也瞧不上他。要不然出大钱拍大片的时候怎么就轮不到他,让他去出头挨骂挣钱,倒是冲在第一位。
    所以这两个人私下里开始闹别扭了,马援朝有点想分家的,感觉自己在外面也能找到投资,据说也到了雷大佬那边去寻求投资,但是后面也不了了之。
    池影其实挺同情马援朝的,听了这么些传闻以后,她觉得换做自己是马援朝,估计也受不了。我也替老板你挣了钱,我就想用我挣的钱再去拍一个我想拍的片子,获取更高社会地位,为什么就不行了?
    不过按照她的记忆,马援朝和吴天成闹翻了也是好几年后的事儿,但是这两人最后又合在一起了。
    那时候宏图影业已经做大做强了,足以挑战天成影业国内民营影视公司no.1的地位。吴天成把马援朝又请回来了,马援朝也重回自己的舒适圈,拍了好几部贺岁片——那是天成影业最后的辉煌了。
    而这一世,因为池影的横空出世,宏图提前进入了快车道,两家的竞争也更加尖锐化了。
    而且池影记得,再过两年国内电影市场全面放开,民营企业就可以独立开片了。
    那竞争更是白热化,再加上各种热钱涌入这个行业,民营企业突然之间就成了电影行业主流制作单位,到最后八大电影厂中好几家都倒闭,或是合并了,华国电影行业正式进入风起云涌的群雄割据时代了。
    池影这两部片子的收益率,让大家知道拍电影实在是能挣钱,所以有些事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目前按照郑志宏的想法,他就想把年前跟池影商量的“青年导演影展”的事情搞起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