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74章 制造宣称,渡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制造宣称,渡河!
    战争的机器在沈复兴的誓言中就这么被启动。
    当天,在漆黑的寺庙偏殿,大家分了黄金,喝了血酒,发了大誓。
    无论事先有什么想法,此刻都只能被沈复兴绑上他的战车。
    李希烈数过了,这个偏殿里面,加上警卫,姓沈的超过了一半.
    会议结束第二天
    轰轰烈烈的税警大练兵就开始了,郑县、开封与兰封等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大规模出动的税警团士兵。
    这一下,搞得不仅黄河对岸的宋哲元心神不定,就连在准备进攻的第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也有些吃不准。
    但他们并不知道,那些税警士兵一边拉练,一边熟练的敲开当地豪强的大门。
    咚咚咚~
    一排黑洞洞的枪口,甚至还有坦克对着你家堡垒或者大门。
    领头的军官一定会面带微笑,露出标准的8颗牙齿微笑:
    “您好,税务稽查,还请您配合一下,谢谢。”
    2月9日
    在广州发行的《救亡日报》突然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沈复兴的采访。
    【沈复兴指责宋哲元豫北消极抗战】
    在武汉发行的《抗战》三日刊也紧急加刊,登的却是一名同盟会元老的采访。
    【宋哲元失土有责,早就该归隐乡野了】
    同一日,针对同一人!
    武汉、重庆、广州、长沙、成都等国内大城市几乎都有两家报社,分社。
    不过两天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宋哲元消极抗战,打算弃守豫北。
    一时间,人们开始研究起了去年北平是如何丢失的。
    这一研究,不得了,竟然发现不能张自忠一个人背锅,宋哲元他也有责任!
    舆论一时汹汹!
    不少学生与年轻人,竟然开始上街骂起了宋哲元。
    身处新乡的宋哲元一连几封急电,给第一战区与委员长解释。
    “宋某并非消极抵抗,而是日寇声势浩大,难以抵挡!”
    苍白无力!
    这边沈复兴的舆论攻势刚刚启动,那边日寇第14师团的准备,立马陷入僵局。
    华北派遣军寺内寿一直接给土肥原贤二打电话:“没有万全的准备,不得轻易南下,要与派遣军主力配合,耐心等待时机。”
    金陵的畑俊六已经明确告知寺内寿一,华中派遣军物资紧张,需要准备时间。
    真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北面的宋哲元心慌,土肥原贤二不甘。
    可在武汉准备卸掉所有文职,准备专心指挥部队作战的委员长,却开始摸不着头发了。
    在武汉的作战指挥部内,他指着何应钦问道:
    “他沈维安要做什么?难道这个时候还要内斗吗?”
    “宋哲元行不行,难道我不知道?用得着他来提醒我??”
    “要是有办法,会造成今天的局面吗?他难道没有想过?”
    何应钦对此也只能低着头,心里暗骂沈复兴除了在重庆没惹祸,到哪都惹祸。
    “其实.他也没骂错,要是北面多拖延些时间,我们的准备就更充分一些。”他硬着头皮说道。
    老头子顿时被气笑了,他起身敲着桌子:“替我出气?替我出气就必须要登报?你让宣传部给我严查,这种新闻,非必要不得刊登!”
    何应钦还想要安慰安慰,就见侍从室秘书面色古怪地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过来:“委员长,郑县来电。”
    “念~”
    他甚至都不愿接过电报自己看。
    可面对命令,秘书显得有些为难,竟然没有马上读。
    “读嘛~怕什么,我倒是要看看,这沈维安到底要做什么?”灵桥牌普通话里已经有了些怒意。
    “沈首长来电,说是.说是他们有一个排的士兵在检查郑县铁路桥的时候,不小心走丢了,他准备派税警1团过河找人.”
    侍从室秘书的声音越说越小,何应钦嘴巴越张越大。
    好特么熟悉的借口!
    但侍从室秘书的话还没说完,他又小声补了一句:“还说.要替委座收回河北。”
    “这”
    何应钦看到委员长竟然猛地站起身,从秘书手中接过电报,仔细端详起来,不多时竟然感慨起来:
    “都怪我,那日太忙,他的订婚宴就没参加.可,没想到,这维安,却是时时想着替我分忧,替党国分忧啊。”
    诶!?
    你要不要变这么快?何应钦有些适应不了。
    “这样,给其他武汉周边部队的军资,先紧着税警团,苦一苦其他部队.”
    “让颂云(程潜)不要去管黄河以北的事情了,他沈维安说,要依托新乡一线前出构筑黄河防线,这就很好么,这一片,先让他实行军管,务必保住平汉线!”
    就这样,何应钦晕晕乎乎地走出作战室,给沈复兴送去了【尚方宝剑】。
    只不过拿到【尚方宝剑】的沈复兴并没有马上行动,度过黄河的工程极为浩大,东面要构筑防线,北面一旦度过黄河怎么守?
    还有宋哲元的反应与全国的反应,都很重要。
    2月11日
    沈复兴同时收到了俞飞鹏与桂南来电。
    捷克斯洛伐克同意卖武器工厂,但考虑禁运,很可能工厂要办在安南,或者通过其他国家的商船运抵广州。
    桂南来电,表示今年的预计产量超过2000万斤,约20万吨,而当地准备出口的粮食,达到了260万吨,是不是要考虑进口?
    40亿斤粮食!
    沈复兴打算将这个问题抛给老王,按照他的设想,最好能组织开垦团,前往安南种田。
    2月12日
    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新乡县、获嘉县、长垣县等地乡绅联名要求沈复兴北上,驻守黄河北岸。
    【请沈首长保护黄河北岸】的呼声甚至差点形成游行示威。
    当然,到底是不是自愿的,谁知道呢?
    联名信送到了第一战区的程潜与沈复兴手上,甚至还登上了各大报纸。
    一时间,民意沸腾。
    一边是守家为国的沈复兴,一边是弃土败退的宋哲元。
    大家闭上眼睛也知道怎么选!
    只有宋哲元,心惊战胆地给张自忠发电报,让他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拉他一把。
    下午
    第二次军事会议在郑县召开,但这次的与会人员更少,只有税警总团的高层,门外更是站满了警卫,任何人不得靠近。
    沈复兴拿出早就准备好方案交给众人传阅,他自己亲自站在地图前主持:
    “这几日的舆论你们也看到了,这是民心所向啊,今天,我们就来议一议,如何北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