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167章 蓝玉挫败!捷报临应天!大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 蓝玉挫败!捷报临应天!大捷!!
    “难道……”蓝玉喃喃自语,声音低沉,神情落寞:“我真的不如那朱应?”
    话语间。
    蓝玉的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挫败感。
    就像在战场上遭遇了一场毫无还手之力的败仗。
    “难道,我淮西真的注定在未来的大明没落?”
    这个念头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直直的刺进蓝玉的心底,让他有着一种难言的后怕。
    作为如今还存的淮西,作为如今还掌握着兵权的淮西战将。
    蓝玉可太知道战功的价值了,那可是护身符。
    想到了以前同为淮西的胡惟庸,虽为文臣,但是在当今皇上面前却被屠灭全族。
    蓝玉一想,如若淮西真的落寞到了那种地步,皇上会放过他们吗?
    “唉。”
    “没想到我蓝玉纵横沙场多年,竟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给压下去了。”
    “如若姐夫还在,他知道了只怕也会笑话我吧。”蓝玉心底一阵苦笑。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战将,竟然能够累累立下战功,从辽东到如今的北伐,朱应的名字逐渐的在军队,在整个大明崭露头角,也是越来越亮眼。
    起初,在辽东之战开始时,朱应的出现,朱应的立功!
    蓝玉还觉得他或许有着运气的成分在其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应屡屡建功,一次次打出令人骇然的战果,这显然已绝非运气能够解释。
    北元十万铁骑啊!
    蓝玉早就在心中有所推演,若给自己相等数量的骑兵,哪怕差距只有一两万,凭借着麾下将士的军心士气,他有十足的信心战而胜之。
    可是!
    现实的战况却完全不对等。
    大明骑兵并非强项,在蓝玉看来,此次遭遇北元十万铁骑,大明军队必然是落败之局,理应重新制定行军战法才是。
    可也正是蓝玉如此之想时,郭英的军令就突然传来了。
    如若不是郭英亲笔的军令与战报详细呈现在眼前,蓝玉真的难以相信。
    十万北元铁骑竟已溃败!
    在朱应的率领下,这十万铁骑被重创,朱应在战场上斩敌无数,俘获更是不计其数。
    这一结果自然是让蓝玉震惊无言,他深知,这样的战绩,换作自己根本无法做到。
    “唉……”
    蓝玉长叹一口气,满是无奈与感慨:“朱应,非常人啊!”
    到了此刻。
    蓝玉心底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一声感叹。
    尽管心里对朱应仍看不惯,充满了敌视。
    但同为军中战将,对于朱应拥有如此厉害的统兵之能,蓝玉内心深处也还是极为钦佩的。
    持续了一刻后。
    蓝玉缓缓回过神来,目光扫过营帐内的众将,神色恢复了几分,沉声道:“诸位将军,北元铁骑已溃。”
    “如今我军攻城,不会再受到北元铁骑的袭扰威胁。”
    “大将军下达军令,全力攻城。”
    “届时,二路大军也会全力配合,攻破这元都周围的卫城。”
    随着声音落下。
    “末将领命!”
    众将齐声应道,遵从将令。
    至于这战报带来的震撼,许多将领都默默压在了心底。
    “好了,都去准备吧。”蓝玉摆了摆手,不想再多说什么。
    随后。
    众将纷纷退出了营帐。
    而蓝玉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手中的这封军令上,似乎还沉在这难以想象的战报之中。
    “北元铁骑溃。”
    “下一步,阻碍或许不大了。”
    “北元,似已到了穷途末路。”
    就在蓝玉无比认真的思索着战局时。
    “大舅。”
    常茂的声音冷不丁在蓝玉身边响起,带着一丝急切与困惑:“你说这朱应究竟是人是鬼?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让蓝玉猛地一惊,整个人瞬间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满脸诧异,看向仍然留在营帐内的常茂,皱眉问道:“你怎么还没有走?”
    蓝玉环顾营帐,原本众多的战将都已离开,如今只剩下常茂一人,就站在了自己面前。
    “大舅。”常茂向前走了一步,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原本打算这一战夺下北伐大功,让我淮西再次威慑朝堂。”
    “可如今北伐已经数月了,我军虽然取得了不少战功,可相比于李景隆的二路大军,相比于朱应所取得的战果,似乎我们的战功完全被压下去了。”
    “此战结束,大舅的国公之位真的可以获封吗?”
    常茂很清楚自己大舅的心思,不同于他这个世袭得到的国公之位,在如今的淮西战将之中,大多以蓝玉马首是瞻,可蓝玉在侯爵之位已停留许久,一直渴望能更进一步,成为国公。
    但到了现在,蓝玉统帅大军虽进军不断,却终究未能取得足够分量的战功。
    所谓破城之功也是因为二路大军率先破城,从而引起了北元的连锁反应,从而撤退。
    可以说。
    蓝玉统领的一路大军也是沾了不少二路大军的光。
    听到常茂的话。
    蓝玉脸上瞬间浮起一抹怒意,似乎是被戳中痛处后的恼羞成怒。
    可紧接着。
    这怒意又化作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纵然如此,我又能如何?”
    “难道还能杀了那朱应不成?”
    “以朱应如今的地位,还有他号称有霸王之力,别说是靠近他,就算是你用千军包围他,只怕也杀不了他。”
    “而且,如若朱应真的有失,你觉得皇上会查不到?”
    蓝玉没好气的对常茂骂道,心中的烦闷愈发浓烈。
    杀朱应?
    在辽东时,不少人就想过了。
    但谁能做到?
    再而。
    如果真的敢动手,那就是愚蠢至极,自寻死路。
    真的觉得当今皇上的锦衣卫不存在吗?
    “那怎么办?这一次北伐可是关乎大舅晋位国公啊,可不能让那臭小子给毁了。”
    常茂焦急的说道,眉头紧皱在一起,眼中满是不甘。
    他是真的为蓝玉而担心的。
    “唉!”
    蓝玉再次叹了一口气,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力气,一脸挫败的靠在了椅子上:“太子殿下说了,此番北伐只要取得功绩,自会保我晋国公!”
    “原本我心中所想是取得大功,让这国公晋得名正言顺,也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可如今看来,注定是要被朱应压上一头了。”
    “罢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他统兵能力如此,或许,是我真的不如他吧。”
    “以后,尽可能避开他吧,他已经彻底成了气候,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压制的了。”
    “而且皇上也对他更为重用,以来压制我淮西,纵知圣意,无可奈何。”
    听到这话、
    常茂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似有不甘,可嘴巴张了张,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也只能无奈的闭上了嘴,同样是满心的无可奈何。
    ……
    元都,北元朝议大殿!
    “报!”
    一声刺耳的呼喊打破了朝堂原本还算平静安稳的氛围。
    “启奏皇上,大事不好了!”
    一名传令兵神色慌张,脚步踉跄的冲进大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的厉害。
    “大将军……大将军,战死了!”
    这几个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整个北元朝堂炸开了锅。
    打破了朝堂上的平静。
    这一段时间,北元层层布防,派遣了十万铁骑去进攻明军,更有三十多万步卒防守各卫城关键之处,使得元都看起来安稳无比。
    哪怕是一直忧心忡忡的元帝,也暂时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觉得击溃明军是稳了!
    可此刻,这突如其来的急报,瞬间将所有的平静击得粉碎。
    坐在龙椅上的元帝,脸色骤然大变,比之他听到自己儿子地保奴战死时还要惊恐无措。
    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抓住龙椅的扶手,手背上青筋暴起,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急报兵,声音因为慌乱和震惊而变得沙哑:“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皇上,”急报兵吓得浑身发抖,几乎要瘫倒在地:“大将军,战死了。”
    “我大元十万铁骑,伤亡惨重,已被明军击溃。”
    “据三皇子禀告,我大元十万铁骑,逃回卫城的不到两万,而且大多还是负伤。”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难言的惊恐,在这朝议大殿内回荡。
    这几句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这北元朝臣的心底。
    听到这。
    满朝北元文武大臣全部都是神色大变。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担忧。
    此时此刻,这情况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怎么会?这怎么会?”
    元帝此刻也完全呆滞了,表情僵硬,脚步踉跄,仿佛随时都要昏倒在地。
    “朕的十万铁骑啊,这可是我大元最精锐的铁骑,明军怎么可能是对手?”
    元帝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绝望。
    显然。
    他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更无法接受这样的惨败。
    “皇上,”失烈门见状,立刻站出来,神色镇定,语气坚定的说道:“这其中…定有缘故。”
    “不要太过担心,我大元铁骑天下无双,明军绝不可能是对手的。”
    “而且大将军选择皇家牧场作为与明军的对阵之地,这适合我大元铁骑冲杀,势不可挡,明军就算再如何厉害也不可能是对手。”
    失烈门试图用这些话语安抚元帝,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和朝堂上的众臣几分慰藉。
    闻言!
    元帝逐渐回过神来,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眼中闪过希望的光芒:“没错,丞相你说得对。”
    “朕十万北元铁骑,怎会落得一个溃败之局。”
    “就算明军有千门火炮,可在我铁骑面前,他也不可能胜。”
    元帝一边说着,一边像是在给自己找理由,试图说服自己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回过神来。
    元帝立刻看向了传令兵,眼中带着一丝期待,近乎祈求的问道,似乎想要听到不一样的结果:“告诉朕,这消息是假的。”
    “皇上。”
    传令兵颤抖着身子,挣扎犹豫的说道:“这急报是真的,乃是三皇子亲自上奏,更是得到了许多逃回卫城的骑兵儿郎们的证实。”
    “朱应,是那明将朱应,他亲手杀了大将军。”
    “不仅如此,我北元十万铁骑之所以会落败,并非完全是被明军正面击溃,而是明军事先设伏,摆下了一个专门克制我大元铁骑的军阵,让我大元近乎半数骑兵被困于此阵。”
    “最后,明将朱应率明国骑兵迎战大将军,正面击溃我大元骑兵,大将军也不幸被朱应所杀。”
    急报兵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他甚至都不敢抬起头,生怕被盛怒的元帝直接给杀了。
    “军阵伏杀?正面击溃?”
    元帝脸色彻底变得煞白,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
    噗通一声。
    直接瘫坐在了龙椅上,眼神空洞,喃喃自语道:“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他几近疯狂的嘶吼着,声音嘶哑,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皇上息怒!”
    朝堂上的群臣大声高呼道,纷纷跪了下来,声音整齐而响亮,试图以此来平息元帝的怒火。
    这一刻!
    一股难言的压抑气息席卷了整个朝堂,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丞相,太尉,”
    元帝双眼通红,死死盯着失烈门还有蛮子,声音带着颤抖:“你们告诉朕,怎么会败的?这不可能啊!”
    “皇上!”
    失烈门立刻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明军狡诈,他们定然是用了阴谋诡计才胜过了我大元铁骑。”
    “但皇上无需惊慌,纵然铁骑败了,我大元还有数座卫城防守,还有数十万大军防守。”
    “大元儿郎们定会誓死保护皇上,守护大元。”
    失烈门的声音坚定有力,试图给元帝重新唤起信心。
    “大元最坚固的十座边城,被明军夺了。”
    “吾大元最强精锐,足可横扫天下的十万铁骑,也被明军给击溃了。”
    “如今剩下的兵力,真的能够阻挡明军吗?”
    元帝此刻已经有些慌了,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恐惧,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皇上放心,我大元儿郎一定会守护大元,保护好皇上。”
    失烈门再次大声的说道,展现他的忠诚。
    “皇上。”
    蛮子站出来,一脸郑重,大声的启奏道:“臣还是那句话,吾大元疆土不可失,但皇上的安危则更为重要。”
    “如今我大元铁骑都败了,可见明军战力强横。”
    “此番明军来犯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亡我大元朝廷,亡皇上。”
    “为了大元昌盛,为了大元长存,还请皇上早日移驾祖地。”
    “唯有如此,方可进退有度。”
    “纵然他日都城有失,也可保皇上圣驾安全。”
    蛮子的话语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此刻的局势危急,希望元帝能够为了大局着想。
    更是为了保全他元庭的根基。
    一旦元帝有失,他北元就真的完了。
    而这一次,相比于第一次提出此建议时的排斥,这一次,元帝已然有了些动心。
    不过。
    他的眼神中还是有着一丝犹豫,虽然不想离开这奢华的城池,可想到自身的性命安危,似乎离开也并非那么难以接受。
    想起鬼力赤之前统兵时的意气风发,而现在却被明将斩首,十万铁骑被重创覆灭,元帝除了肉痛外,更多的是深深的恐惧。
    正待元帝准备开口应允,让蛮子准备撤回祖地之事时。
    “皇上,万万不可啊!”
    立刻就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十分正色的反对道。
    此人,正是鬼力赤的长子,也是鬼力赤所在部落的大公子,麻儿可儿。
    如今鬼力赤已经战死,那未来掌控部落的人大概率就是他。
    “我父亲为了大元,战死沙场,死在了明将手中。”
    “这都是为了大元,为了保护皇上。”
    “如若皇上逃回祖地,这会让驻守在卫城的无数儿郎寒心,更会让我大元基业不存。”
    “皇上乃是我大元的皇帝,更是我大元儿郎的支柱。”
    “除非真的卫城失守危急都城,否则皇上万万不可退,要不然儿郎们士气丧,大元必会被明国吞并啊。”
    麻儿可儿一脸正色地说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听起来。
    他话语之中充满了对元庭的忠诚。
    但更多还是希望元帝留在都城。
    “臣附议!”
    “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且不可撤回祖地啊!”
    “为了大元江山永固,还请皇上坐镇都城,臣等必与明军决一死战!”
    ……
    紧随着麻儿可儿的话音落下,一个个北元的大臣纷纷站出来反对,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朝堂上回荡,表达着他们的态度和决心。
    就是不知道有几分真心,几分实意。
    这一幕,与当初鬼力赤提议时的情景如出一辙。
    “这……”
    原本已经心存退意的元帝顿时犹豫了。
    他的眼中充满了纠结,一方面是对自身安危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对大臣们所言的顾虑。
    如果真的因为他的撤退让军队士气尽丧,那无疑是将大元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
    而且,元帝也实在不想在祖地那种偏远的地方长居。
    “如若皇上有失,那才会让我大元不稳。”
    “你们心中所想,无非就是各自部落的利益。”
    “如今时刻,难道你们真的要让明国吞并我大元不成?”
    看着大半个朝堂的大臣都站出来反对,蛮子十分愤怒的大喝道。
    他的脸色涨得通红,眼神中满是怒火,对这些大臣的行为感到无比气愤。
    但,这根本吓不到他们。
    “太尉。”
    麻儿可儿转过头,冷冷的对着蛮子道:“我父亲为了大元已经战死沙场了,难道这还不是为大元尽忠?”
    麻儿可儿也是涌现愤怒,直接搬出了已经战死的父亲,而眼神也是毫不畏惧的凝视着蛮子,反客为主。
    许多原本属于鬼力赤的手下一个个都对蛮子怒目而视,朝堂之上,瞬间弥漫起一种诡异而紧张的气氛,仿佛一触即发。
    面对这一驳斥,蛮子脸色一变,一时语塞,也不知道如何反驳。
    毕竟鬼力赤是真的战死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虽然以蛮子对鬼力赤的了解,绝对不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但死了也就是死了。
    “太尉,罢了。”
    元帝叹了一口气,神色疲惫,沉声道:“朕身为大元的皇帝,理当与大元儿郎共存。”
    “归于祖地之议,暂时就不要提了吧。”
    元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妥协,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大多数大臣的意见。
    毕竟。
    如若真的退了。
    那整个朝堂的心都散了。
    这些依靠各部落召集而来的兵力也就成了一个笑话,不会再坚守。
    这些,元帝自然是清楚的。
    “皇上圣明!”
    麻儿可儿当即跪地一拜,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皇上圣明!”
    许多大臣也是纷纷一跪,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似乎元帝真的是无比圣明!
    而蛮子看到这一幕后,眼中却是带着深深的无奈。
    他微微低下头,心中暗自叹息,他已经看透了局势,如若元帝继续留下来,后果难料啊!
    可是朝堂之上的大臣各有心思,他纵然看出了危机,却也无力改变这一切。
    “父亲,你放心。”
    在跪下去的麻儿可儿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你的愿望,儿子一定会替你完成的。”
    ……
    大明都城,应天城。
    城门所在,依旧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阳光洒在地面上,给这座繁华的都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来来往往的百姓,或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有序的排队入城。
    他们的脸上,有的带着疲惫,有的带着期待,还有的带着一丝对生活的满足。
    毕竟大明都城,机会无限。
    也正在这时。
    “踏踏,踏踏踏……”
    一阵阵急促的马蹄踏动声从城外官道由远及近的传来。
    那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带着一种急迫之感。
    许多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好奇的向着城外官道看去。
    只见三匹快骑向着应天城疾驰而来。
    马背上的将士神色专注。
    他们的背后,各自插着令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而在三个快骑身后,各自牵引着一匹无人的战马。
    显然!
    他们是一路在驿站换马骑行而来,只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消息。
    “急报临都,速速开道!”
    值守在城门的千户立刻大声喝道。
    他的声音立刻在城门前散开。
    顿时。
    原本有些拥挤的入城通道迅速被开辟出来。
    众值守城门的兵卒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手持长枪,维持着秩序,禁止任何人闯入这条紧急通道。
    当这三匹快骑迅速靠近城门后,三个急报兵也是纷纷大喊道:“北伐大捷!”
    “北伐大捷!”
    他们的声音高亢激昂,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他们疾驰而归,但大捷的声音却随着他们的呼喊迅速传了出来。
    这也让城外排队的百姓,还有城内的百姓听到了后,大多都是面带喜色。
    “北伐大捷?能够称之为大捷,必然斩获不小。你们说北伐大军是不是把元帝给擒下了啊?”一个年轻男子兴奋的说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不可能吧?北元就算再弱,他们也是雄踞一方的大国,人口加起来数千万,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吧?”另一个年长一些的男子摇了摇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觉得是,北元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的。”
    “估摸着是在战场上斩灭了北元诸多,又夺了多少城池了。”又有人附和道。
    “反正作为大明子民,将那些鞑子杀光才是王道,你们是不知道以前那些鞑子有多狠。”一个老者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仇恨。
    “没错,大明必胜,必灭北元……”
    许多百姓纷纷议论起来,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对灭北元的期待。
    而此刻!
    三个快骑的急报已入应天皇宫内。
    其中一个急报兵手持的急报竹筒。
    一个手捧着一个木盒子,还有一个手捧着一柄剑。
    快步向着奉天大殿而去。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