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 第320章 执行家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 执行家法
    又是一场厚重大雪覆盖晋阳,大雪飘扬。
    索性没有强劲大风,城中军民已开始清理屋顶积雪。
    刘备使者北海孙乾引着一支千人规模的商队过晋水桥,向着临晋门进发。
    裴秀也派人引路,将这支徐州糜氏商队引到东城区域。
    打破曹操对中原兖豫二州的垄断后,最大好处就是徐州商队可以从豫州通行,经过河内、河东来到晋阳。
    汴水一战,赵基赠送吕布千匹战马以及长期雇佣给吕布两千名骑士。
    重新复盘汴水一战,这个举动对战斗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仅强化了吕布的突击、打击能力,更是坚定了吕布、张杨的作战决心。
    对刘备一方来说,自然眼馋那么多的马匹。
    如果给他三千匹马,袁术还敢来犯的话,刘备绝不会再去淮水阻击,而是放袁术来下邳,双方打一场野战!
    给中原各方补足缺乏的骑兵,提高骑兵比例,那战争烈度将直线上升。
    将入腊月,赵基的大司马幕府很是简陋。
    冬季无法进行土木作业,因此整个幕府机构军营化,用木材搭建营房,使得办公气氛十分严肃。
    原木垒砌的木楼大厅内,赵基坐在壁炉处翻看刘备的手书,略感无趣对左右说:“刘玄德倒是会说好话,我难道是恭维几声,就能赠马千匹的败家子?”
    主簿卫觊微微欠身,含笑:“大司马陈留一战对盟好极为慷慨,刘玄德哪有不羡慕的道理?”
    “他可有适龄女儿?”
    赵基也是笑问,卫觊正色:“大司马既然有意,臣可以去询问孙公祐。”
    说罢卫觊也笑了起来,刘备创业、起家迟,虽然有子女,但岁数都不大。
    身为大司马幕府主簿,卫觊很清楚刘备的家室情况。
    等几个人笑罢,赵基才说:“再去与孙乾交涉,跋涉数千里来晋阳,他怎么可能只带一封信?让他拿出一些诚意来。”
    “喏。”
    卫觊应下,不急着离去,转而就说:“河北袁绍、公孙瓒相持信都、巨鹿至今已有十余日。张燕遣使再三请战,如何答复?”
    “他与公孙瓒有攻守盟约,他既然想要出兵,我也不好阻拦。”
    赵基端起茶水饮一口,握着茶杯沉吟片刻:“只是要告诫他,不可深入,要警惕公孙瓒、袁绍突然罢兵停战。若是那样,我可来不及救他。”
    卫觊略愕然:“公孙瓒何等英雄,岂会如此短视?”
    “他经历了幽州汉胡豪强的反叛,我若是他,更恨本州离反的汉胡豪桀,这恨意还在袁绍之上。”
    赵基说着笑了笑:“袁绍若无必胜的把握,自然不肯与公孙瓒决战。如今河北局势,如麻杆打狼,人怕狼,狼也怕。”
    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信都一战,袁绍败绩,将会引发怎样的剧烈振荡?
    换到公孙瓒的立场,这家伙会相信鲜于辅、阎柔这伙人?
    肯定不敢相信,所以只是勒兵固守,等待袁绍的决定。
    袁绍不敢主动进攻,那公孙瓒就一直守着……反正吃的也是冀州的粮食。
    如果袁绍要拼命,公孙瓒也没退路,那就全都压上,再赌一把。
    败了,无非就是撤回易京,休养士卒,等待其他机会。
    如果自己是袁绍,赵基代入过去,肯定会与公孙瓒合作。
    袁绍得到宝贵的休养时间,公孙瓒也能向鲜于辅这些人复仇。
    这些人也有自保、反抗的力量,真当幽州再次陷入内乱的时候,鲜于辅这些想活命的话,只能再次与袁绍联合。
    见赵基很有自信的样子,卫觊也就轻轻点头,多少有些想不明白。
    卫觊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公孙瓒会抓住这个机会寻求一场决战。
    意图消耗鲜于辅这些人,只要鲜于辅这些人咬牙牺牲,付出足够的代价,流足够的血,以边郡特殊的人文环境来说,公孙瓒会原谅并信任这些人。
    所以袁绍、公孙瓒再次对抗,起到决定因素的就两个,一个是袁绍敢不敢主动决战,另一个是鲜于辅这些人的真实立场。
    这是卫觊的想法,可他又不敢与赵基辩驳。
    赵基的判断依据是他对袁绍的理解,以及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
    议事完毕,赵基返回后院吃午餐。
    这里就像战场一样,战争的主角是甄宓与吕绮。
    布,生出华丽鲜艳的绮,这很合理。
    两个都是十三岁的年纪,甄宓有千余仆僮陪嫁,吕绮却没多少陪嫁,可性格强势。
    甄宓外柔内刚,也不肯退让。
    因此陪赵基吃午饭时,都碍于对方在场,彼此都拿着筷子漫不经心吃着。
    好在是分餐制,两人相距六七步,不至于打起来。
    两个人起争执的原因就是地位之争,吕绮自认为是大将军、食邑六县一万两千户温侯之女,她的聘礼就有千余匹战马,折算不下万金。
    万金意味着什么,皇后的聘礼也就这个档次!
    她的观念里,甄宓是抢来的战利品,就是小妾。
    可甄宓这里根本看不上粗鲁的吕绮,她带了千余仆僮做嫁妆,吕绮带来什么?
    真离开赵基的约束范围,甄宓找十几个勇健仆僮,能打死吕绮。
    吕绮更是动不动拿吕布的身份压甄宓,又触及甄宓幼年失父的逆鳞。
    赵基看这样子,就觉得这两家伙要斗一辈子。
    他可没心思去劝架,只要他在场,她们能保持安静一起吃饭就行了。
    用餐完毕,杜氏引着女仆来收拾碗碟。
    撤去碗碟后,赵基看向甄宓:“怎么最近胃口不好?”
    “是,母亲捎来书信,说是河北大战不定,县里人心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甄宓微微蹙眉,询问:“夫君如何看?”
    “大雪封路,你家信使能来晋阳,我的大军却难以通行。”
    赵基扭头看吕绮:“她不该刺探军情,准你施刑。”
    “喏!”
    吕绮立刻起身,拿出随身携带的戒尺,甄宓被刺探军情吓的面色雪白,整个人鹌鹑一样缩着脖子僵硬不敢动弹。
    可吕绮不管那么多,抓起来摁倒在地,举着戒尺就对着甄宓屁股打下,一连五下后才扭头去看赵基。
    赵基端茶又饮,吕绮咧嘴做笑,又是五下,打的甄宓咬唇含泪,却强忍着。
    见她流眼泪,吕绮也没了最初的兴致,敷衍敲打,打勾三十下又去看赵基。
    赵基点头:“就这样吧,家里你们怎么闹,别闹出人命,我都不会管。还有军事、政事,我不问你们的时候,你们不能问。”
    看着甄宓,赵基继续说:“我知道你是无心,可你家里人的心思难以预料。即便是军国大事我也不屑于骗你,也不是不能与你们讨论。可决不能流露于外。再有下次,我会关她去禁室。”
    “是,奴明白。”
    甄宓应答,挽袖擦拭泪水,赵基看向门口等候的杜氏:“带她们去蔡大家那里吧。”
    “喏。”
    杜氏行礼,还贴心指派一名侍女上前,搀扶甄宓。
    吕绮将戒尺插在腰后,对赵基行礼:“妾告退。”
    见赵基点头后,才后退几步转身,脚步轻快而走,心情很是愉悦。
    处理了这点小纠纷,赵基端着茶从侧门而出,前往前厅办公。
    这样的冬季里,他要处理的事情反而不多。
    晋阳城的规划做好后,具体由裴秀负责。
    迁徙而来的灾民、流民也好安置,他们将作为佃户,成为官佃。
    分地是不可能分地的,除非家中青壮从戎立下功勋,才能分地。
    太原有足够的官田,都是从太原大姓、豪强手里征收的。
    正缺佃户,与佃户五五开,这收入可比赋税高的多。
    虽说杂税也不少,可征税成本也高,实际上此前官府财政都很困难。
    现在进行官佃,征税成本急速下降,明年太原税收必然十分漂亮。
    即便这么重要的事情,也是贾诩的太原郡府在负责。
    甚至太原郡府的公文会呈送傀儡州部,在经过州部中转后送到大司马幕府。
    流程繁复,但这个过程不能省,这是给以后雍凉做榜样。
    傀儡州部就很潦草,赵基征孙资为大司马幕府从事,使兼任州部的治中。
    而州部的主簿,则征辟温恢,让温恢去盯着孙资。
    只要大司马幕府还在晋阳,那州部就别想拥有处断、决议的权力。
    这种安排,是对孙资的考验,也是对温恢的考验。
    太原大姓、豪强太惨了,即便赵基敢信任孙资、温恢,其他人也会质疑他们的立场。
    只有足够的时间,他们才能证明自己的忠诚。
    期间若是懈怠、与外部勾结,那么自会被淘汰。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