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情扣 - 第137章 不用刀剑,用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不用刀剑,用这个
    徐州军队浩浩荡荡地穿过曲临江上的石桥,踏入了扶风县的地界。
    官道上,尘土飞扬,战马的铁蹄声与士兵的脚步声交织成一片,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队伍的最前方,主将宋元庆一身戎装,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神情肃穆。
    他的身后,徐州军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象征着这支军队的威严与力量。
    与此同时,赵樽和华天佑早已换下了昔日的华服,穿上了一身粗布衣衫,头戴斗笠,手持锄头,在荒地上默默地挖掘石块。
    赵樽的动作熟练而沉稳,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劳作。
    旁边的箩筐里,石块已经堆积如山,几乎快要装满。赵樽的目光不时扫过官道,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直到徐州军队的急行军声越来越近,赵樽才放下锄头,转头向华天佑递了个眼色。
    华天佑会意,两人迅速拿起扁担,挑起箩筐,一前一后的朝着官道边走去。
    “哎,赵樽你看,那不是宋家的小子宋元庆吗?哟!现在都是将军了。”
    华天佑大声的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宋元庆听到说话声,目光向这边扫来,看到官道旁有许多民夫在荒地里忙碌。
    而刚刚说话的人他认识,正是京城恒国公的儿子,华天佑。
    华天佑粗布麻衣,头戴斗笠,一身农夫打扮。肩上挑着扁担正和一个男子向着官道边走来。
    宋元庆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泛起一丝疑惑。
    他记得华天佑向来是个纨绔子弟,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赵樽掀开斗笠,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俊脸。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早已看透了世间的纷扰。
    “果然是他,没想到这宋家小子现在能耐啊。”赵樽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驭!”
    宋元庆认出了赵樽,停下马来,身后的军队也随之停下。
    “赵樽?赵元帅?”
    宋元庆愕然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赵樽,心中百感交集。
    曾经战功赫赫的北关元帅,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宋元庆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赵樽顿住脚步,苦笑了一声,无奈地说道:“宋兄笑话了。我早已不是什么元帅,现在是苍州王。”
    宋元庆身后的将士们听到赵樽的名字,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但这目光里也同样有着惊愕。
    赵樽的名字在大景军中如雷贯耳,他曾是北关抵御外敌的英雄,是无数将士心中的楷模。
    然而,如今的赵樽却穿着一身民夫的衣衫,肩上挑着扁担,仿佛与昔日的辉煌毫无关联。
    “既是王爷,为何又……这般模样?”宋元庆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嫌弃。
    赵樽放下挑着石块的扁担,一手拿着斗笠扇风,一手随便指了指远处的一片山林。
    “你知道的,本王跟你一样就喜欢舞枪弄棒。这离开了军营,一身的武艺没处使。就在这里圈了一片狩猎场。没事儿骑骑马,狩狩猎。”
    宋元庆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解释还算满意。
    然而,他依旧不解地问道:“这些粗活,让下人们去干就是,为何你还亲自动手?”
    赵樽露出了一丝难为情的表情,声音稍微压低了些。
    “呃……这个嘛,不怕宋兄笑话。本王的王妃就是个乡野村妇,性子泼辣,喜欢喂养一些鸡鸭。这不,为讨王妃欢心,本王只得亲自在这里为她垒出一块地,让她摆弄那些鸡鸭。”
    “哈哈哈……”
    “哈哈,原来赵帅害怕夫人啊!”
    “不会是夫人不让赵帅上床,所以赵帅才亲力亲为吧?哈哈……”
    队伍前面的一些将士听到了赵樽的话,纷纷出言调侃。
    宋元庆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三个多月的时间,赵樽被景帝收了兵权之事,早已在大景各处官员的口耳之中流传,他自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
    然而,亲眼见到赵樽如今的境遇,他依旧感到难以置信。
    曾经威震一方的北关元帅,如今竟然沦落到娶乡野之妇为妻。
    甚至,为了讨妻子欢心,亲自在这里搭建鸡鸭舍。
    这时,华天佑挑着箩筐走上前来,笑着说道:“赵樽,嫂子不是说还想要养猪吗?”
    赵樽点了点头,答道:“这里如此之宽,我待会儿再给你嫂子围一圈来养猪就是。”
    华天佑拍了拍赵樽的肩膀,调侃道:“那就抓紧吧,耽误了事,晚上回去,小心嫂子又要跟你哭闹,不许你进屋。”
    赵樽笑了笑,点头道:“行,抓紧吧!”说完,他看向宋元庆,抱了抱拳:“宋兄,我们去忙了,告辞。”
    宋元庆看着赵樽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忽然喊道:“赵兄,稍等!”
    赵樽顿住脚步,回头问道:“宋兄,还有事?”
    宋元庆坐在战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赵樽,沉声说道:“赵兄,你可知突厥又大举进攻永安城,而且已有三国联军之势?朝廷下旨,调派我等火速支援永安城。”
    赵樽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与悲伤。
    他低声说道:“这与本王何干?”
    宋元庆一愣,显然没想到赵樽会如此回答。
    他心中一阵惋惜,忍不住劝说。
    “赵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雄鹰就应该展翅高飞,翱翔天际。虽然你现在手无兵权,但你依然应该是驰骋在沙场的硬汉,是阻挡外敌的壁垒,而不是在田间与鸡鸭打交道的农夫。”
    华天佑听了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抢白道:“与鸡鸭打交道怎么了?总比玩了命还不讨好强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显然是在为赵樽打抱不平。
    宋元庆一时语塞,知道华天佑是在为赵樽收了兵权而不满。
    他叹了口气,继续劝道:“我知道赵兄不好受,小弟只是觉得现在大敌当前,像赵兄这样令外敌闻风丧胆,又骁勇善战的英雄却被埋没在此,实在可惜。不如加入小弟麾下,小弟让你做副将,与小弟一起支援北关。”
    赵樽的眼眸微微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宋兄所言极是,可本王现在与王妃在这里过得很好,不想再……”
    赵樽还未说完,宋元庆已打断了他的话。
    “可要是三国攻破北关,长驱直入呢?赵兄还能安然在这里养鸡鸭?”
    赵樽沉默了,似乎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光望向北关方向,仿佛是在权衡着什么。
    这时,徐州军队的将士们也纷纷开口劝说:
    “赵帅,跟我们一起吧!”
    “赵元帅,突厥、阿拉和濛国一定就是知道你离开了北关,所以才联军攻打。”
    “是啊,赵元帅,有您在,那三国一定不敢嚣张。”
    “赵帅,别想了。走吧,跟我们一起,将他们赶出去。”
    华天佑见众人纷纷劝说赵樽,顿时急了。
    他将肩上的挑子往地上一杵,抬手指着那些将士们,怒声说道:“你们……我嫂子要是知道你们又怂恿赵樽上战场,一定会扒了你们的皮。”
    将士们被华天佑的话逗笑了,纷纷摇头。
    然而,他们的目光依旧充满期待地看着赵樽,仿佛在等待他的决定。
    “天佑,不得无礼。”
    赵樽终于开口。
    “宋兄和兄弟们说得对,不管我赵樽个人恩怨如何,我们都应该先一致对外。”
    宋元庆听到这句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点头说道:“赵兄,你能这样想,我心甚慰。”
    徐州军队的将士们也是一阵欢呼,仿佛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赵樽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灰尘的民夫衣衫,冲宋元庆抱拳拱手。
    他郑重地说道:“末将赵樽见过宋将军。请将军先行,赵樽这就回去告诉王妃,然后收拾准备一番,即刻带上亲卫追赶将军。”
    他自称末将,言下之意,就是答应做宋元庆的副将了。
    宋元庆大喜。他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嗯!去吧。”
    说完,他挥了挥手,徐州大军再次开拔,朝着前方急行军而去。
    赵樽与华天佑也挑起箩筐,转身离去。
    走了一段路后,赵樽回头看了看渐渐远去的徐州军队,嘴角勾起了一抹神秘的笑容。
    他抬手拍了拍华天佑的肩膀,低声说道:“天佑,这次你干得不错。”
    华天佑得意地笑了笑,说道:“嘿嘿,你也不看看我是谁?小爷出马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赵樽哈哈一笑,“是是是,你是我的小爷。”
    华天佑收起笑容,看向赵樽的目光里异常认真。
    “你真又打算上战场啊?那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赵樽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你不能去,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呢。”
    华天佑双眼一亮,急忙问道:“哦,什么任务?”
    赵樽神秘地笑道:“回去再说。”
    两人说着话,身影在荒地上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
    水泥厂附近的一片空地上,新招募的几百名府兵,正在忙碌地学着怎么安营扎寨。
    这片空地被一个山嘴与水泥厂隔开,地势宽阔平顺,四周林木茂密,显得格外隐蔽,适合用来修建军营和操练新兵。
    韩蕾站在高处,俯视着这片营地,心中暗自满意。
    这些新兵,全都是扶风县穷苦人家少有的青壮年。
    虽然人数还不足四百,个个看上去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但好在他们还精神矍铄,上进心强,稍加训练便能成为一支有力的队伍。
    “王妃,营帐已经搭好了,太阳能灯也按您的要求分发下去了。”
    肖正飞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韩蕾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好奇摆弄太阳能灯的新兵们。
    “呵呵,他们对这些新玩意儿还挺感兴趣。”
    肖正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道:“是啊,这些小子们从没见过这些东西,连牙刷牙膏都当成宝贝了。”
    韩蕾轻轻叹了口气:“穷苦人家的孩子,能有机会走出村子,已经是难得的机遇了。希望他们能珍惜这次机会,好好训练。”
    肖正飞点头称是,随即问道:“王妃,代替刀剑训练的木棍已准备好了,您看明天可以开始训练吗?”
    “不,不用刀剑。用这个。”
    说着,韩蕾从空间里取出两把十五发弹夹的瓦尔特手枪,递给肖正飞。这两把手枪,正是华天佑和平川用过的。
    “这……这是手枪?”肖正飞顿时瞪大了眼。
    自从上次偷袭突厥大军,他们亲眼见识了华天佑和平川使用手枪杀敌的威力后,他们个个都期盼着,自己也能亲自用上如此威力强大的武器。
    没想到,如此强大的武器,现在就在自己的面前。
    肖正飞小心翼翼的接过,像抚摸宝贝似的抚摸着枪身。
    “啧啧啧,我也能亲自摸一摸了。”肖正飞的眼里泛着光。
    他摸了一阵,突然反应过来:“王妃,你的意思是……这支府兵以后都配手枪?”
    “嗯!这是王爷的意思。”韩蕾淡淡点头。
    “哇!”肖正飞看了看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新兵,心里酸溜溜的:“这些小子也太有福了吧,刚来就配手枪。”
    韩蕾好笑道:“好啦,你就别酸了,以后你们亲卫营不但有手枪,还有这个。”
    话音未落,韩蕾已从空间里拖出一个大家伙来——m16自动步枪。
    这种步枪枪管长507毫米,设计精良,射击稳定射程远,而且精度高,特别适用于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攻击。
    最重要的是,它的重量只有2.8公斤左右。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使用这种步枪小巧轻便,适合长途行军。
    “哇!还有?”
    肖正飞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韩蕾勾了勾唇,“我现在就教你怎么使用这两种枪械,你学会了,才能训练他们。
    夜幕降临之时,赵樽和华天佑回到了这里。
    几百名府兵被分成了许多小队,亲卫们正在为他们分派营帐,韩蕾刚教会肖正飞如何使用两种枪械。
    赵樽和华天佑回来后,似乎一切都变得紧张起来。赵樽什么都没多说,只是一连串的下达命令。
    因华天佑在军营里待了几个月,对士兵操练的科目已非常熟悉。
    赵樽派华天佑接手肖正飞招募来的府兵,留在这里和亲卫们一起,操练府兵的体魄训练科目。
    至于现代武器的使用和练习,赵樽交给了韩蕾负责。
    接着,赵樽叫来了老孟等二十名贴身亲卫,让肖正飞以最快的速度教会他们使用两种枪械。
    然后,韩蕾给了他们一些教练弹,抓紧时间练习射击。
    直到和新兵们一起吃过晚饭后,赵樽和韩蕾才带着二十名贴身亲卫,一起回了县城里的宅子。
    一回到家,赵樽的院子里就房门紧闭,韩蕾和肖正飞等二十名贴身亲卫齐聚一堂,秘密商量着即将进行的计划,直到很晚很晚……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屋里干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
    第二日,韩蕾在家休息整理了半日后,到县令府门前去接上新招募到的民夫和工匠,一起坐着马车去了水泥厂。
    她要教会新工匠们使用混凝土打地坪,为五百府兵修建军营。
    而赵樽则带着肖正飞他们,身着戎装,骑上战马去追赶徐州军队,一起去往北关。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