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341章 福利院,年饭,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 福利院,年饭,出发
    吃完早饭。
    蒋婷和母亲留在家里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两人今天要完成的任务还不少,有炸圆子,炒年糕,包饺子,蒸馒头,贴窗,写对联儿……
    程开颜拉着刘晓莉写了对联之后,就推着车子离开。
    这次去福利院,就不用去《儿童文学》编辑部集合了。
    本来打算买些果饼干之类的过去,不过程开颜想了想还是到时候捐一百块钱算了。
    “喏,手套还你。”
    程开颜骑上车,身后便迎来一阵香风,一对纤纤玉臂环抱上来。
    紧跟着则是女孩柔软美好的身子,尤其是背后,即便隔着厚厚的衣裳,程开颜也能体会到昨天下午啃兔子般的柔软。
    刘晓莉递上手套,戴好帽子,将整张脸埋进程开颜背后。
    满心惬意舒适。
    “出发!”
    ……
    二人一路晃晃悠悠,悠游自得的一边看着周遭的风景,一边骑车。
    八点半。
    二人穿过一片树林茂密,相对僻静的街道。
    程开颜眺望过去。
    一座散发着沉静氛围的大院出现在眼前,锈蚀的大铁门刷着斑驳的黑漆,门墙上的招牌上的字迹也在风雨侵蚀中暗淡模糊。
    驻足门口,向远处看去。
    远处的几栋楼房建筑外墙已经逐渐掉落,露出其中的红砖,没有掉落的地方则附着着雨水淌过的红棕色痕迹。
    “大半年没来,怎么感觉更破旧了?”
    程开颜皱着眉头,自语道。
    他看着眼前这有些破败萧索的画面,不免有些担忧。
    福利院出现资金困难,运转不下去其实很常见。
    公立福利院倒闭的概率几乎为零,民办的小型福利院倒闭的概率虽然小,但也会发生。
    好在即便倒闭,也会有其他福利院将孩子们代为接收。
    前世他就在几家福利院辗转过。
    总的来说倒闭不可怕,可怕的是倒闭前的一段时间。
    福利院内部的管理不善,人员不足,资金不足等导致一系列孩子出现疾病,病痛,或者无人照料,挨饿等问题。
    “我们进去吧,进去就知道了。”
    刘晓莉察觉到程开颜的担忧,温柔的拍了拍他的后背。
    “嗯。”
    随着距离的靠近,二人看到了门口张贴的红色对联,以及崭新的灯笼。
    透过铁门,还看到了在楼前的空地上用木板搭建的小舞台,还有玩耍的小孩们。
    “您是?”
    铁门旁边的门卫室里,一个戴着红星帽子的中年男人沉声问道。
    福利院门口一般都有类似的小房间。
    一来让门卫看守。
    二来让那些有心遗弃孩子的人,有个安置孩子的地方,不至于出现意外。
    “门卫同志,我是受姜院长邀请来的,今天不是有表演和年夜饭吗?”
    程开颜解释道。
    “原来如此,请进吧。”
    门卫见二人面色和善,且衣着气质不凡,就放他们进来了,然后带着程开颜和刘晓莉去找老师们还有院长。
    在空地上,程开颜见到了不少熟人。
    有儿童文学的编辑、主编,还有那位中国文学的张黎编辑,还有不少朝阳服务队的队员们。
    “程开颜来了。”
    领着孩子们玩游戏的徐德霞,瞥见他的身影立刻挥挥手喊了声。
    “早。”
    程开颜也挥了挥手,知会一声。
    这时,一个留着灰白短发,气质模样温柔和蔼的女人走了过来:“小程同志来了?欢迎欢迎。”
    “姜院长。”
    程开颜微笑着,喊道。
    他总觉得福利院的院长身上都有着类似的气质。
    看到这位姜院长,总是能勾起他一些久远的,模糊的回忆。
    “很高兴你能来,谢谢你上次的捐款。”
    姜院长伸手和他握了握,自上次之后,她就有在关注着他。
    是才子作家,听说还在前线立下了功……
    程开颜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这样特别的青年人她还是第一次见。
    “这位是?”
    “哦,这是我对象刘晓莉。”
    程开颜伸手介绍道。
    “院长不好意思打搅了。”
    刘晓莉闻言笑着挥了挥手,歉意道。
    “没事,我还巴不得多来些人呢。”
    姜院长摇摇头。
    三人聊了一会儿。
    程开颜得知今天的表演九点钟开始,然后十二点开始吃年饭。
    不过院长说因为人数的原因,这次表演节目不多,还请大家见谅。
    很快院长去安排接下来的表演了。
    程开颜与刘晓莉则去徐德霞那边,孩子比较多。
    “呀!是大哥哥!”
    一个皮肤极白,眼瞳发红的小女孩仰着小脸,满眼惊喜的望着程开颜。
    “好久不见了,小鹤。”
    程开颜俯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
    “好久不见。”
    小女孩感受着头顶温热的大手,舒服得眯起眼睛来。
    刘晓莉见她生得玲珑可爱,也蹲下来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小姑娘。
    “这是小鹤……”
    程开颜给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结果很快刘晓莉就和她熟络了抱在一起。
    得知小鹤的身世和病情,刘晓莉对其越发怜惜。
    因为这姑娘的眼睛视力不好,平常看书很不方便。
    刘晓莉就坐下来将她抱在怀里,拿了本故事书读给她听。
    不一会儿就有一些模样各异,衣着简朴的孩子围了过来。
    各种新奇新鲜的有趣故事,就是他们唯一能接触到的外界。
    程开颜站在树下,微笑的看着她们。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舞台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老师们,前来参加的人们合起来大概有五六十人,还有一些孩子也陆陆续续的从角落里钻了出来。
    “各位同志们,老师们,孩子们,我宣布今天的表演正式开始,请上台表演的孩子做好准备。”
    “第一个节目是:小鸭子舞!”
    “啪啪啪——”
    随着话音落下,大家的鼓掌声响起。
    五个个头不一的孩子笨拙的走上台来,舞服自然是没有的,因为是鸭子舞,他们就穿的黄颜色衣服,十分简陋。
    随后录音机里响起一阵欢快的音乐声,孩子们就笨拙的挥舞着双手,蹲下、站起。
    虽然不够齐整,但看着十分有趣。
    台下众人都纷纷笑着鼓掌,听到笑声和鼓掌声,台上的孩子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发出小鸭子的嘎嘎叫声。
    一舞跳罢,随后上来的是歌曲演唱《小蝌蚪找妈妈》
    ……
    “小鹤今天怎么不上去表演?”
    程开颜问道。
    “小鹤生病了,不能上台。”
    一旁模样胆怯的姐姐弱弱的举手发言道。
    程开颜扫了一眼。
    哦哦,是那只可怜兮兮的小鲤鱼啊。
    “嗯嗯,医生阿姨说年后要去医院治病。”
    小姑娘躺在刘晓莉怀里,笑呵呵的看着表演,听到姐姐和大哥哥的声音,嗖的一下转头回答道。
    去医院?
    程开颜皱起眉头,看向已经上高中的少女小鲤鱼,面带询问。
    后者咬着嘴唇,一时间眼睛湿润了。
    她怯生生的凑过来拉着程开颜,走到后面去,小声解释道:“是小鹤的病情恶化了……”
    “恶化了?怎么回事?”
    程开颜闻言不禁愕然,心头一沉。
    “医生说小鹤的视力已经越来越差,恐怕会有失明的风险……目前国内没有治疗的条件,只能药物和辅助器具缓解……”
    小鲤鱼抹着眼泪,颤声道。
    “我知道了……”
    程开颜叹息一声,柔声安慰道:“如果有什么难处的话,可以跟我说,到时候我来想办法。”
    恐怕药物与器具治疗的费用,也不是福利院能承担得起的。
    但这位姐姐,只是摇了摇头。
    ……
    等到二人回来时,发现刘晓莉正牵着小姑娘的手,手把手的教她跳着舞。
    一大一小,手牵着手在空地旋转着,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小家伙听说我是跳舞的,就缠着我教她。”
    刘晓莉解释道。
    程开颜笑了笑,“去树荫下吧,她不能晒太阳。”
    “嗯嗯。”
    ……
    表演节目比较少,表演完发现才十一点。
    “晓莉同志要不要上去跳跳舞?让孩子们也见识见识。”
    姜院长过来问了声。
    刘晓莉想也没想的答应下来,脱下了大衣让程开颜拿着。
    她穿着红色毛衣上去,简单的跳了一个芭蕾舞的片段。
    跳跃旋转,跳跃旋转……
    如一只天鹅在阳光下起舞,样子美极了。
    “好漂亮的舞……”
    大家和孩子们都看的入神。
    即便是视力模糊的小鹤,也凭借着鲜艳的红色看到刘晓莉的一丝身影。
    “我长大以后也想学舞蹈!”
    小姑娘满脸憧憬的喊道。
    中午的年饭在福利院食堂,大圆桌许多张,做的满满当当的。
    食物也很不错,有肉,蔬菜,鸡蛋,鸡汤,甚至还有饮料。
    一顿饭吃到十二点四十。
    大家启程回去。
    程开颜和刘晓莉找到姜院长,两人一起捐了一百块钱。
    回去的路上,福利院的经历和温情依旧让二人印象深刻。
    “或许……不是没有办法,就看安塞尔教授那边什么时候签出版合同了。”
    程开颜面色平静的望着远处,思索道。
    一点半,两人回到家里。
    小姨与母亲二人在堂屋里包饺子,刘晓莉与程开颜上去帮忙。
    “噼里啪啦!”
    下午五点,院子里响起一阵鞭炮声。
    程开颜家的年夜饭开始了。
    一家四口人将所有的不愉快和烦恼抛之脑后,举杯同庆。
    高声道:“新年快乐!”
    吃完晚饭,收拾好行李。
    程开颜与刘晓莉二人带着行李,在徐玉秀和蒋婷的陪同下,坐上了去往火车站的公交。
    站台前,徐玉秀与蒋婷挥手告别。
    “路上小心。”
    “再见。”
    随着火车门的关闭,哐当哐当的铁轨声响起。
    列车驶出站台,伴随着一声高昂悠远的火车鸣声,渐渐远去。
    前方即将到站,伟大的共和国长子——
    哈尔滨!
    ……
    与此同时,哈尔滨道外某处苏俄式小楼。
    “明天,你闺女要带她对象来家里了。”
    面容温婉秀丽的妇人捏着手里头的信纸,神色不虞的看向餐桌对面的中年男人。
    显然这件事情闺女根本没想过跟她商量。
    不然这封信怎么掐着时间点送到?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