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304章 应邀访问的惊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4章 应邀访问的惊喜
    “你们是?”
    三层小洋楼前。
    安塞尔教授拧开房门,五六个黑发黑眼的年轻人在门前的阶梯下站成一排。
    黑发黑眼?黄皮肤?
    这是亚裔?
    “安塞尔教授的,我们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随后教授就听见,一个带着老式黑框眼镜,穿着冬季校服内衬红色毛衣的年轻男生从人群中站了出来,随后用着一口有些蹩脚的英文自我介绍起来。
    “中国?”
    安塞尔教授十分意外的看向他们。
    “早上好教授,很冒昧打搅到您了,请允许我向您问好。”
    接着人群中一个梳着一头整齐短发的年轻女生无奈的看了眼刚才说话的男生,走到跟前对安塞尔教授微微欠身道。
    她表现得相当有礼貌,而且英语也流畅了许多。
    “早上好孩子,你真有礼貌。”
    安塞尔教授刚被人吵醒的坏脾气消散了不少,他看着这个年轻的女生,满意的笑着说道:“有什么事情的话,就进来说吧,外面还下着雨呢。”
    “谢谢教授!”
    一群人相视一眼,似乎是没想到这位英文系的副主任这么随和,连忙高兴的喊道。
    “呵呵。”
    安塞尔教授笑了笑,老实说在听到他们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时,他下意识就想到了前段时间看过的那位名叫程的中国作家。
    众人走进屋内,就感受到一股温暖的热量扑面而来。
    “没想到教授这里布置得倒像普通的住所一样。”
    肖然看看着客厅对面用红砖堆砌而成的壁炉,正源源不断的向外扩散着热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正隔着玻璃板跳动,木材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客厅里响起,非常细微非常安静。
    “毕竟是搞文学的教授,难免要更随性一些。”
    方才说话的女生猜测起来,随后忽然想起来什么,连忙问:“肖然你带了文化部的邀请函没有?”
    “放心吧,带了,希望能成功邀请吧……”
    肖然点了点头,希冀的说道。
    “希望吧。”
    女生叹了口气,无奈道。
    他们是两年前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大学生,在宾大一共有将近十人。
    因为人数稀少,再加上国籍人种因素,他们在宾大算是最边缘的存在。
    这次之所以聚在一起,到安塞尔教授的研究所来。
    自然不是因为个人私事。
    而是应文化部以及各高校的领导的请托,尝试着邀请宾大到中国交流访问。
    自前不久国内来信之后,大家就在宾大试着邀请一些教授,其中包括计算机,数学,物理等领域。
    这也是他们这些留学生各自学习的专业。
    但无一例外,得到的答复都是拒绝。
    有些老师会委婉一点,但有些老师则是趾高气昂的,傲慢的表示“宾大是世界顶尖院校,不是什么大学都配与它访问交流,与其去中国访问,倒不如去日本访问……中国有什么?”
    此话一出,顿时让他们愤慨不已。
    什么叫去中国还不如去日本?
    肖然这些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国内,虽然也关注这个邻国,知道他们如今的国力非同一般。
    但在他们出国后,发现非常多令人心惊的细节。
    在如今这个八十年代,美国有相当多的人都对日本高看一眼。
    甚至日本都成了亚洲的标志。
    在美国留学时,甚至都有美国同学还以为他们是日本人。
    原因很简单,二战战败后的日本飞速崛起,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不小的成就,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等工业领域。
    现如今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大银行占了七个席位。
    gdp高达1.08万亿美元,人均逼近一万美元大关,对美贸易顺差一百亿美元,甚至扬言买下整个纽约!
    一周的邀请无果,某些教授不经意的轻蔑之下,与日本的对比……
    种种因素,让他们这些在海外留学的学生们感到无比沮丧,甚至是油然而生的自卑与窘迫。
    他们一时间竟想不出国内有什么,能让这些傲慢的大学教授高看一眼,愿意俯身交流的领域。
    “文学?”
    肖然陡然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和留学生们一商量,就将目光放在了这位英文系副主任身上。
    英文系,其实就相当于国内的中文系,都是涉及文学的院系。
    “想我中国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学成就,应该能打动这位教授的吧?”
    肖然等人心中既是自豪,又有些不自信的想道。
    因为美国的现代文学成就相当辉煌,而国内的现代文学还沉浸在沉重的伤痕文学潮流之中。
    “坐吧,孩子们。”
    教授略带疲惫的声音,在客厅里响起。
    “知道了教授。”
    众人听见声音这才恍然醒转,恭敬的应了声。
    几个人在客厅里看了一会儿,最终选择挤在一个沙发上。肩贴着肩,屁股挨着屁股坐了下来。
    再和他们身上那单薄的衣与校服等较为清贫的衣着相结合,显得格外局促和拘谨。
    安塞尔教授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微动。
    他想了想,夸张的笑着打趣道:“孩子们,你们这是打算将我的沙发坐坏掉,然后给我买个新的吗?天呐,真是感谢你们的慷慨!”
    “啊?!”
    “当然不是!教,教授请听我们解释……”
    众人尴尬的笑了笑。
    他们怎么买得起,在费城一个质量上乘的沙发,要两百多美元。
    而他们四年的留学经费才不到一万美元,平均下来一个月不到三百美元。
    好在肖然与短发女生看出教授的和善与风趣,眼神示意大家坐开一点就好了。
    “教授,您真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
    短发女生笑着说道。
    “哦,谢谢你的夸奖,小姑娘。”
    安塞尔教授满意的点头,随后神情严肃起来,“孩子们请开始吧,有什么事情大可直说。”
    “其实我们这次来,是因为想邀请您到中国进行访问交流,您瞧,这是我们文化部与高等院校联名的邀请函……
    嗯……宾大英文系与比较文学系一直是文学解构主义批评理论的重要发源地,因此希望我们能在文学领域开展一场交流学习,您看?”
    肖然组织着自己的措辞,一边诚恳的邀请道。
    “学术访问交流?在文学领域?这真是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消息。”
    安塞尔教授托着下巴,皱着眉神情若有所思的呢喃着。
    留学生们顿时心提了起来,纷纷期待的看向教授。
    安塞尔教授沉思许久,大概过了七八分钟没有说话。
    客厅里越发安静,大家都下意识屏住呼吸。
    终于,教授开口了:“不过学术交流这件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给你们肯定答复的,我需要仔细想想,这样吧,我后天给你们答复。”
    “好吧……”
    “打搅您了。”
    肖然等人听见这话,心沉到谷底,勉强笑着道别。
    众人失意的离开,回去的路上。
    “你们说教授会答应吗?”
    “不知道,尽力了就好。”
    ……
    第二天上午。
    宾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开了一场只有六个人的研究会议。
    “什么?去那个贫穷落后的中国进行学术访问?不是我看不起他们,他们认识英文吗?”
    一个秃头的男人,语气尖锐的说道。
    “你要是不想去,可以不去。”
    安塞尔教授语气淡淡的说道。
    “好吧,我愿意去。”
    秃头男人耸了耸肩。
    “教授打算去中国转转?这是好事啊,反正教授一时半会也研究不出来什么,说不定去会有灵感呢?”
    玛丽女士不无高兴的说。
    “那就举手投票吧。”
    乔治心中思索了好一会儿,缓缓提议道。
    “好!”
    六个人,以五比一达成了此次交流访问。
    散会后,乔治找到教授。
    “老师之所以答应下来,恐怕有那位程的原因吧?”
    “呵呵,有一部分原因吧,说到底中国文学还是优秀的,据我所知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当优秀,去看看也无妨。”
    安塞尔教授微微一笑,坦然承认。
    “那就去看看,就当是旅游好了,那么我能带上薇妮吗?”
    乔治也觉得可行,反正不用上班就行。
    “当然,只要她愿意。”
    ……
    下午,安塞尔教授向学校提交的访问交流申请已经通过。
    速度快得吓人,简直不像美国人的作风。
    不过想到斯坦福大学已经去了那边访问,教授就不奇怪了。
    次日上午。
    肖然等人从宿舍出来,在食堂聚头,朝着研究中心而去。
    走到这座瑰丽古典的维多利亚式小楼前,他们就看到了一个白人老头子正坐在门口,等候许久,“嘿!你们终于来了。”
    “教授,早上好。”
    肖然与短发女生相视一眼,礼貌的问好。
    “早上好。”
    “教授,您考虑的如何?”
    肖然握紧双手,声音中不自觉流露出些许紧张。
    “当然,我和我的团队经过商议,打算正式访问。”
    安塞尔教授起身,郑重的说道。
    听见这话,众人大脑顿时翁了一声,一瞬间巨大的惊喜集中大家的心脏。
    “太好了!教授答应了!”
    “呜呜……终于有人愿意答应了……我们问了那么多教授都不愿意去……还,还说那些难听的话。”
    有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捂着脸哽咽起来。
    虽然她们在国内是留学美国的天之骄子,但在国外却只是孤苦无依的异乡人。
    之所以选择不辞辛苦,不怕白眼的在学校里邀请教授们去祖国访问交流,被侮辱了也继续行动。
    不是因为他们脸皮厚不要脸,而是因为他们只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微不足道的贡献而已。
    如今终于有教授学者愿意交流访问,那前面受的白眼与轻视,就不算白费了。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被看不起……”
    一个身材削瘦的男生,咬着牙说道。
    一时间,众人惊喜与委屈交加,情绪格外复杂。
    “呼……”
    安塞尔教授将眼前一幕幕,收入眼中。
    他大概能猜到这些二十岁出头的孩子们,为了邀请教授学者们访问,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毕竟没有人不想看到一群年轻,热血的孩子们为了目标,为了祖国而奋斗的样子。
    世上有一种人最令他尊敬,那就是爱国主义者。
    安塞尔教授陡然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宾大也曾遇到一个像这些孩子们一样的中国留学生。
    只不过那时候是五十年前,那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还深深的陷入战乱之中。
    “孩子们,你们的付出会得到收获的,接下来的时间,请在宾大好好学习知识,为有一天回去建设你们的祖国。”
    教授心中滚烫,他对这一趟中国行,格外坚定。
    “谢谢您!安塞尔先生。”
    众人闻言眼鼻酸涩,发自内心尊敬的轻鞠一躬。
    “去吧,孩子们。”
    ……
    当晚,一封航空信件便从美国寄往了遥远的东亚大陆。
    等到信件抵达时,已经是十一月十五日了。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
    唐明揉了揉因为熬夜处理工作而红肿的眼睛,长长的舒了口气。
    “局长,上周我们向纽约大学,美利坚大学,布朗大学等多所大学发出的邀请大多没有得到回应,只有纽约大学明确婉拒……”
    早已在面前等候好一会儿的文化部干事,此时手里拿着一封文件,汇报道。
    “我知道了。”
    唐明姣好的脸细不可查的沉了下来,她就知道不会这么容易邀请。
    除开斯坦福大学的政治交流任务之外,若是想和其他知名大学开展学术访问交流,必须有一点,那就是要有相应的实力。
    不然人家图什么,来学术扶贫吗?
    这就好比清华北大与xxx学院交流合作一样。
    “局长,我们要不算了?恐怕想要再找到一个大学前来访问,不是那么容易。”
    干事试探的问道。
    “这话不用再说了,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但不去尝试又怎么能打开局面呢?”
    唐明毫不客气的挥手打断,呵斥道。
    干事还想开口说点什么,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咚咚咚!”
    “请进。”
    唐明皱着眉道,随后就看到一个女干事拿封拆开的信件跑了进来。
    “局长!”
    “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意了我们的邀请!”
    女干事满脸红晕,声音激动万分的喊道。
    “什么!宾大答应了邀请?”
    饶是端庄如唐明,此时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有些惊喜。
    不仅有大学答应了邀请,甚至还是一所世界名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可是不输给斯坦福大学的存在!
    一时间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噌的一下站起,朝着这边聚过来。
    “呼呼……”
    唐明心情平复下来,沉声道:“信给我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是我们在宾大学习的留学生们,打动了宾大英文系的副主任安塞尔·斯蒂芬斯教授。
    安塞尔教授将携团队不日抵达国际机场,将开展一场为期三周的中外文学交流。
    并且这次不再像斯坦福那般,局限于一所学校,而是各大高校!”干事解释道。
    “不愧是名校,气度果然不一般。”
    唐明一边看着信件中的内容,一边听着干事的微微颔首。
    看完后,她起身拍了拍手,吩咐道:“届时我们一同前往迎接,让宾大的学者看到我们的诚意与尊重,接下来,大家立刻安排好工作行程!”
    “是!”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